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對華「艱難選擇」,拜登再陷誤區?

長平
2020年11月18日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就對華政策表態。時評人長平認為,如果拜登還停留在「合作」與「對抗」的陳舊思維模式,那麼中國政府這四年又將輕鬆度過。

China | Präsident Xi Jinping und Joe Biden
2013年,時任副總統的拜登在北京與習近平握手圖片來源: Lintao Zhang/AP Images/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周一 (11月16日)終於就對華政策表態:美國必須與世界其他民主國家聯手,在全球貿易政策中統一戰線,以制衡中國。

說他"終於"表態,是因為已經太遲了。在整個選戰中,川普把"中國病毒"掛在嘴上,但拜登基本上迴避了這一話題。他已經為在對華政策的論述上曖昧躲閃、避重就輕而付出代價。儘管他差不多已經贏得了選舉,但是因此失去了拉美裔和亞裔中擔心他跟中國勾搭"搞社會主義"的選民的大量選票。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拜登對川普政策批評--"我們用手指戳盟友的眼睛,卻擁抱獨裁者是毫無道理的",以及對自己政策方向的闡釋--"我們需要與其他民主國家結盟......這樣我們就可以制定規則,而不是讓中國和其他國家決定結果",都是非常正確的。但是,到此為止,我們仍然看不出他將怎樣實現這樣的目標。

我並不是要拜登--目前只是媒體宣佈的當選總統--立即拿出全面的對華政策細節來,而是擔心他根本就沒有;不僅現在沒有,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沒有,而只是在川普表面激進的對華政策和過去多屆政府的"接觸"政策之間和稀泥。

延伸閱讀  長平觀察:拜登對中國政策輸了

以舊思維尋求新方法?

在中國領頭的15個亞太國家簽署了全球最大的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之後,拜登仍然沒有提到歐巴馬政府後期致力推進但被川普终止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

我的擔心還來自《紐約時報》關於拜登最新對華政策講話的報導。報導說,拜登在對華政策上將面臨艱難選擇(Deep dilemmas):拜登接手的是一個被貿易戰和懲罰性政策破壞的中美關係。他和團隊希望採取比川普更聰明的做法,在新冠疫情和氣候變化等問題上展開合作,同時在技術、軍事和人權問題上進行競爭和對抗。

本文作者長平圖片來源: Imago/epd

問題在於,這種"艱難選擇"一點都不新鮮。避免"懲罰性政策",在競爭和對抗的同時尋求合作,這完全就是十年前的陳舊模式。輿論普遍認為,中美關係在過去四年發生巨大變化,應對中國威脅成為兩黨共識,拜登不太可能退回到過去。我完全相信黨這一點。問題在於,他的思維或者說對他的思維的這些解讀,還停留在過去。試圖用過去的思維,尋找到新的方法,似乎有些困難。

中國的問題並不複雜。拜登應該記得,2000年9月,當參議院討論是否結束20年來對中國最惠顧待遇的的年度審查、實現永久性正常貿易時,他是堅定的支持者。這一決定為中國次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鋪平了道路。拜登和當時的大多數美國當權派一樣,相信將中國拉入國際俱樂部,它會自覺地學會遵守國際規則。

事實是,中國從入世中得到了好處,卻沒有兌現承諾,沒有遵守規則。這就是問題在所,非常簡單:不遵守規則、肆意破壞規則而且企圖改寫規則,怎麼辦?

破壞規則也沒有懲罰?

"接觸"政策迴避激怒性和懲罰性的政策,而代之以自以為有效的方法--反復談判。跟北韓在核問題上的做法一樣,中國政府最歡迎的就是談判。慢條斯理坐上談判桌,盡最大努力拖延談判,談不下去就答應下來,簽訂協議,然後敷衍應付,欺騙狡辯,直到撕毀協議。要制裁?別這樣,咱們再談!

金家王朝談了二十多年。在這個循環往復中,人民掙紮在赤貧之中的北韓,坐上了擁核國家的第九把交椅。中美貿易談判也如法炮製,儘管沒有拖過川普四年任期,不得不簽下貌似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實際上根本就沒打算遵守--疫情不過是剛剛好用的藉口而已,沒有疫情中國政府也沒有兌現入世承諾,更不用說對香港的"一國兩制"承諾了。

延伸閱讀   長平觀察:川普搬起金正恩砸自己的腳

中國政府為什麼不遵守入世承諾?因為它發現並沒有什麼懲罰性的後果;中國為什麼在香港實施《國安法》?因為它知道川普不會當真為人權問題懲罰它;中國為什麼在全球陷入新冠疫情災難之中,仍然拒絕世衛組織專家去武漢調查源頭?因為它知道世衛組織不僅沒有辦法懲罰它,而且還會肉麻地表揚它。

如果拜登政府還在為疫情、氣候的合作與軍事、人權的對抗這個"艱難選擇"發愁,只預備了反反復復的談判,那麼可以肯定,中國政府這四年又將輕鬆度過,習近平安心登基去也。

不遵守規則、肆意破壞規則而且企圖改寫規則,都將面臨懲罰性後果,只有這樣才會有真正的合作。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