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愛國主義成了皮鞭和警棍

長平
2023年10月27日

中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愛國主義教育法》。時評作家長平分析該法出台的原因認為:戰爭可能近在眼前,而且那個從來不屬於你的「祖國」需要你去當炮灰。

在香港,愛國主義教育也已經進入校園(資料圖片)
在香港,愛國主義教育也已經進入校園(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Louise Delmotte/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弗吉尼亞‧伍爾夫說:「作為女人,我沒有祖國。作為女人,我不需要祖國。」不過這並不妨礙「橡皮圖章」中國人大常委會本周通過的《愛國主義教育法》要求包括婦聯在內的各個機構,利用婦女節等時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馬克思說:「工人沒有祖國。決不能剝奪他們所沒有的東西。」這也不妨礙新法規定「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的第一個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正確的解讀是:由此我們知道,在中國,婦女的權利正在倒退;而工人所應該擔心的,並不是有人不愛本來就不屬於你的祖國,而是有人不讓你居住在自己打了幾十年工的城市。

女人和工人「沒有祖國」去愛,原因並不複雜:這是一個父權的國家,專制的國家,它不僅不屬於你,還要欺壓你,剝削你;它越強大,你可能越受虐;如果它足夠強大,強大到要發動戰爭,那麼它會要你為它送命。

伍爾夫說,女人應當做戰爭的「局外人」。工人又何嘗不是如此?然而,這正是《愛國主義教育法》出台的原因:戰爭可能近在眼前,而且那個從來不屬於你的「祖國」需要你去當炮灰。

無論是二戰前的德國、義大利和日本,還是今天的俄羅斯,以及可能明天的中國,莫不如是。

愛國主義——在今後的中國是法律義務(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Kai Schwörer/picture alliance

誰來定義愛國主義?

毛澤東說:有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愛國主義」,有我們的愛國主義。這裡的問題,不僅僅在於「我們的愛國主義」是什麼,真的和前兩者有區別嗎,而是誰來定義它,可不可以反思它,反對它,放棄它?

新出台的這個法律說,「愛國主義教育應當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以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為著力點」。可是當時他們依靠境外勢力,拿著盧布組織工人罷工,號召農民造反,推翻執政黨的領導;提出西藏、蒙古和台灣都應該獨立,也曾建立國中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共黨史教科書中說,這些都是強烈的愛國主義。

新法稱,「國家加強與海外僑胞的交流,……增進海外僑胞愛國情懷,弘揚愛國傳統」。這讓不少海外華人感到擔憂:無論你走多遠,黨國都如影隨形,不好好愛它就違了它的法。然而,當初孫中山在海外籌款,鄧小平在法國打工,都是在謀劃推翻國內的執政當局,他們可是管這叫「愛國」的。

沒有愛國主義更美好

更重要的還不是誰來定義愛國主義,而是沒有愛國主義的世界更美好、和平及安全,也更愛人類自己。

當代愛國主義的背後是民族國家主權制,是一種「想像的共同體」,認為一國之內,人們共享相同的歷史和文化傳統,擁有相同的價值觀,面對同樣的敵人。事實上這樣的共同體並不存在,大多是權力炮製出來的,並通過洗腦教育和國家暴力讓民眾接受和內化。

作者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六四記憶‧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現居德國。圖片來源: imago/epd

當今世界的諸多問題,都來自民族國家主權制度,以及以它為基礎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它往往需要製造敵人,教育人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以普丁為例。2014年12月,普丁簽署了一項法令,以「俄羅斯不是歐洲」為核心原則,制定愛國主義文化政策。

跟很多中國網民一樣,普丁鄙視歐洲多元文化,稱其為「被閹割的和不生育的」——他在這裡用了兩個粗鄙的帶有性意味的比喻,強調了他心目中的男性氣質,可以認為暗示了幾年後對烏克蘭的殘暴入侵。

普丁的愛國主義雄性氣質,首先用來對付國內的異議人士。他的批評者,或神秘中毒,或跳窗身亡,或遭到綁架,或直接槍殺,最新的一個例子是造反者普裡戈津的墜機身亡。

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驟然離世,引發民間各種猜想。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可靠的證據支持謀殺推定。就一般而言,有了包括《愛國主義教育法》在內的細密控制網路,中共當權者不會容忍異議人士或者意見分歧者壯大到需要勞神費力在公共場所謀殺的地步。他們的目標是將任何危險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或者說,在這種情景之下,「愛國主義」成為更具效力的大規模謀殺工具。

赫爾岑在《往事與隨想》中寫道:「在尼古拉統治下,愛國主義成了某種皮鞭和警棍,尤其在彼得堡,為了適應它的世界主義性質,這股野蠻的風氣愈演愈烈……」

作者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六四記憶‧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