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支持黎智英,香港人「惡意炒股」?

長平
2020年8月11日

香港民眾「用錢投票」,抗議當局抓捕黎智英等民主人士。時評人長平認為,香港人的不懈抗爭,固然因為他們長期在自由社會培養的獨立、正直、勇敢和堅毅,同時也是因為這裡還有殘存的自由。

Hongkong Tageszeitung Apple Daily nach der Verhaftung von Jimmy Lai Chee-ying
圖片來源: Reuters/T. Siu

(德國之聲中文網)"我兩手空空來到這裡,我所得到的一切都歸功於此地的自由。或許,現在是到了我回報這一自由的時候了。"在不久前接受法新社採訪時,香港傳媒大亨黎智英這樣說。昨天(8月10日),他因為政治異議被捕。這句話在社群網站廣為流傳,令人落淚。

當日被捕的還有另外九人,其中包括黎智英的兩個兒子,以及年輕的社運領袖周庭。曾經與周庭比肩抗爭、如今流亡英倫的羅冠聰在臉書上回憶說:"他們都有著與普通少年一樣的追求,聽KPop、買高達、食甜品時露出滿足而稚氣的笑容。"同樣令人唏噓。

更加令人感動的是香港人的抗爭意志。黎智英旗下壹傳媒股價當日短暫急跌之後迅速回升,一路狂漲,最高漲幅竟曾達344.44%,全日升183%。第二日,繼續飆漲,截止下午1時半漲531.37%,是港股最大升幅股票。

警方搜查壹傳媒大樓之後,《蘋果日報》編采工作繼續,以黎智英被捕做頭條,標題為"蘋果一定撐落去"。印量由兩星期前的7萬多份漲到35萬份,隨後再次加印至55萬份。市民們排長隊購買,甚至整疊買下供人免費取閱。

殘存的自由還能用多久?

此情此景,讓我想到1989年初夏中國城市的街頭。當時,成千上萬的市民或解囊捐資,或贈送飲食,或者加入遊行,或阻攔軍車,支持學生民主運動。但是,那只是中共統治七十年歷史中的零光片羽。在此前此後的大多數時間,無數報紙、雜誌或網站被關閉,無數媒體人受打壓,無數異議人士被關押,無數民主鬥士遭酷刑,普通民眾要麼沉默地躲開,要麼成為統治者任意提拉的木偶,甚至成為刺殺良心犯的武器。

圖片來源: Reuters/T. Siu

香港人的不懈抗爭,固然因為他們長期在自由社會培養的獨立、正直、勇氣和堅毅,同時也是因為,這裡還有殘存的自由。我不禁悲哀地想到,不知道極權將他們訓練成為內地人,還需要多長時間。

在內地,關閉一家報紙或者網站輕而易舉,只要一紙通知,甚至一個電話。宣稱要跟美國政府打官司的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2018年就被中國當局要求永久關閉旗下應用"內涵段子",不僅不敢抗議,而且還乖乖檢討整頓。

假如媒體人因為政治問題被整肅而媒體沒有被關閉,也絕對不會允許出現香港人這種排隊買報的壯觀場面。內地的社會控制已經充分條塊區隔,層級分明,只需要給報攤、單位、公司或者居委會打個招呼,大多數民眾就會被牢牢控制住。剩下少數堅持抗爭的勇者,交給警察看起來就行。

至於股市上"用錢投票",讀者應該還記得2015年夏天股市連續幾周下跌,公安部副部長孟慶豐帶隊赴證監會,排查"惡意賣空股票與股指期貨的線索"。"惡意炒股"、 "尋釁滋事"等多款罪名任意取用,總有一款適合你。

如果北京絞殺香港自由的暴行不被阻止,那麼香港內地化的速度一定會加快。殘存的自由將不復存在,香港徹底淪為內地城市;殘存的勇者將備受摧殘,正如內地被關押的無以數計的異議人士一樣。

美國制裁讓北京更加肆無忌憚?

上周五(8月7日),美國財政部宣佈制裁包括港澳辦主任夏寶龍、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內的11名中港官員。本周一(8月10日),中國外交部宣佈回擊,制裁包括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和盧比奧(Marco Rubio)在內的11名美國官員。

輿論認為,北京的報復不止於此,對黎智英、周庭等民主抗爭人士的大抓捕也是其中之一。

那麼,美國的制裁有作用嗎?如果有,是否是讓北京更加肆無忌憚的反作用?

專欄作者長平圖片來源: imago/epd

我們看看中國外交部的變臉表演,就不難明白,近期美國的強硬舉措對北京並非如風過耳。 "戰狼外交"的象形大使趙立堅露面少了,看上去溫文爾雅的汪文斌站上舞台。向來扮演鷹派角色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出來"接受新華社專訪",用詞空前和緩,還表示 "中方將以冷靜和理智來面對美方的沖動和焦躁","南海是地區國家的共同家園",而不再是 "老祖宗留下來的基業,一寸都不能丟"。

其實中國就是一個擴大版的北韓。對於核心利益--核武器發展,北韓金家王朝從來沒有放棄。但是,被國際社會的制裁所苦的時候,它又會表演讓步,作出和談的姿態,與美國總統川普握手言歡,登上國際媒體頭條。由此,它修復了和中國的關係,繼續得到支持。然後,它我行我素,繼續試射導彈,威脅全球和平。

打壓香港民主運動,就是中共的核心利益。同時,在不動搖專制根基的前提下,它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讓步。正如王毅提出四點框架所言,不僅要"避免對抗",而且還要"拒絕脫鉤"。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