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洪習會,最後一次國共合作?

長平
2016年11月2日

「洪習會」是否達到目的?時評人長平認為,這是尚無良策的中共與抱殘守缺的國民黨上演的一台舊戲。

China Taiwan Gespräche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Ju Peng

(德國之聲中文網)試想倘若克林頓獲得大選勝利,並已上台執政美國半年之久,德國總理卻假裝她不存在,在柏林會見敗選後一蹶不振的川普,跟他大談兩國政綱,以及歐美的現狀與未來。這無疑會是一個政治笑話。北京上演的"洪習會"與此類似。因為兩岸的特殊關係,這個笑話變得可以理解還是更加荒謬呢?

台灣的媒體一再發出疑問:剛剛戴上"核心"掛冠,大權在握、威風八面的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為什麼會和史上最弱之國民黨之最弱黨主席洪秀柱見面呢?人們給了這個疑問一個未加討論的前提,好像中共有充裕的選擇餘地一樣。

台灣民主轉型已有經年,政黨輪替到達新階,北京至今難有應對之策。中共拒絕民主政治的宣傳,仍然停留在西方民主不適合中國的陳詞濫調。為了"統一大業",它又一再宣傳兩岸同文同種,血濃於水。對於"同胞"台灣人民為什麼選擇民主,它未能給出一個像樣的解釋。即便在反復報導民主亂象的時候,它也沒好意思直說台灣走錯了路。讓它難以啟齒的是,今天的民主台灣,正是當年它在延安窯洞裡鼓吹的中國的未來。

因此,對於台灣民主,北京的基本對策並不是"一國兩制",而是放大統獨議題,拉一黨打一黨。這個策略的失誤在於,它錯判了國民黨的能力,或者說對轉型正義毫無瞭解。當國民黨迅速地爛泥扶不上牆的時候,北京手足無措,來不及更新策略,只好繼續硬著頭皮把舊戲演下去。

"大嘴巴"洪秀柱變成"乖乖女"

洪秀柱在國民黨內部可謂"亂拳打死老師傅",總是讓人擔心管不住自己的"大嘴巴"。可是她 到了北京之後,走上人民大會堂的紅地毯,站在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面前,卻變成了一個小鳥依人的"乖乖女"。對於中共粗暴阻止《上報》、《自由時報》及《鏡周刊》等台灣媒體採訪,她不置一詞;對於中共野蠻打壓大陸異議人士和人權律師,她不吭一聲。她應和習近平猛批台獨,並將台灣總統就職日"5.20"描述成影響兩岸關係的倒楣日--自此之後,"兩岸不僅官方溝通管道終止,民間原有的經貿觀光等交流互惠的合作日趨衰弱,逐漸滋生出的相互仇視的言論對未來有不利變數"。

本文作者圖片來源: imago/epd

真正值得疑問的是:洪秀柱主席興師動眾跑到北京去幹什麼?台灣媒體說,她是為了給自己的仕途加分(或者說得到習近平的"加持"),也讓國民黨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那麼她達到目的了嗎?在我看來,她的言行南轅北轍。假如未來有一天,國民黨還能代表台灣人民和中共談判,以現在的策略,只會葬送台灣民主。

從"西獨"到"台獨"

可惜國民黨不讀歷史,否則可以看看當年力量微弱、隨時可能退出歷史舞台的中共如何應對執政中國大陸的國民黨。中共黨史稱,1936年的"西安事變"是一個轉折點,讓中共獲得生機。其實,那並非一個偶然的事件,此前此後中共做了大量的鋪陳和延展。

在此之前,中共率紅軍長途逃命(即"長征"),從腹地江西跑到西北延安。延安受到蔣介石政權的威脅,遠遠大過今天的台灣之於北京。為了生存並壯大,延安政權做了三件事:一是和張學良、楊虎城策劃"大西北聯合"(也就是西北獨立或半獨立,像外蒙那樣與蘇聯建立邦交),促成"西安事變"(後因蘇聯變卦,西北獨立計劃流產,改為"聯蔣抗日",但中共繼續鼓吹西藏、新疆和內蒙的獨立);二是,儘管延安並非民主政權,但是中共不遺餘力地鞭笞國民黨的獨裁與腐敗,承諾民主中國,贏得眾多"延粉";三是,一邊與國民黨"聯合"、"和談",一邊在內地大量發展地下組織,抗戰勝利後更直接爭奪地盤。

時移世易,今非昔比,交流對話取代了赤裸裸的戰爭。但是,有一點古今並無不同,那就是談判需要實力,掌握並牽制對方的弱點,而不是一味的迎合討好,受制於人。

北京最終將與實力派談判

討好北京政權必然在台灣失去民心。按照這個趨勢走下去,行將就木的國民黨很快就會變得對北京毫無用處(甚至連作為中共台灣地下黨支部的資格都沒有)。讓很多人感到失望的是,習近平在"洪習會"上的發言毫無新意,味同嚼蠟。更準確地說,習近平表現得無精打采。和"豬一樣的對手"(中國網民語,指"不爭氣"國民黨)配戲,一個人連放狠話的興趣都不會有。無論中國政治如何發展,最終北京政府會面對現實,調整策略,與執政黨民進黨或者其他新興實力派商談"和平政綱"。

國民黨如此抱殘守缺,"洪習會"很可能是最後一次"國共合作"。若干年後,回頭再看其念茲在茲的"九二共識",無論是"一中各表",還是"一中同表",或者是"求一中原則之同,存一中涵義之異",都是毫無意義的口水戰,連"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的價值都沒有。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