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若哈哈姐贏了,中國的女拳更要癲狂」

Chinesischer Journalist Chang Ping
長平
2024年11月9日

由於最近脫口秀演員楊笠受到圍攻,時事評論作家長平留意到,川普在新浪微博上成為反女權的旗手。還有網民稱,「(台灣)回歸已經進入日歷」。

賀錦麗在選舉結束後的講话中承认选举落敗,但表示,「對於推動著我參選的那場奮斗,我沒有認輸」。圖片來源: Kevin Lamarque/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跟四年前相比,本屆美國大選的落幕顯得過分安靜,讓中國官媒有些不太適應。中國新聞網發起的微博話題「三分鐘解讀美國大選亂象」,期待的並不是民主黨選民沉默的悲哀,而是當年川普式的「選舉舞弊」、「拒絕接受」的叫嚷,甚至是阻止選票統計的暴力煽動。

周三(11月6日),賀錦麗發表講話承認敗選,“今天早些時候,我和當選總統川普通了電話,並祝賀他獲勝。我還告訴他,我們將幫助他和他的團隊進行過渡,我們將進行和平的權力交接。」然後她說:「我承認選舉落敗,但對於推動著我參選的那場奮斗,我沒有認輸。」

人們再一次聽到了美國大選的傳統節目:體面優雅而又激勵人心的敗選演說。

這讓我想到2000年戈爾與小布希經歷了一場罕見的勝負爭訟之後的敗選演說。當時,我在《南方周末》做編輯。我們重點報導了這次演說,強調他「在極為不同意的情況下,接受了最高法院的決定」,希望讀者能夠讀出民主選舉的權力交接如此和平,不用「一舉粉碎四人幫」。

與宣傳部門的貓鼠游戲

很多中國媒體和出版社編輯,和作者一起跟宣傳部門玩一種貓鼠游戲。我們努力抓住各種機會,描繪各種細節,背後都潛藏著一句話:看,民主自由多麼美好!

宣傳部門的工作相反,他們利用嚴格控制的官媒,尋找和描繪「美國大選亂象」。他們的目標不加掩飾,有時還會寫在標題中,那就是:看啊,民主自由是多麼糟糕!

曾幾何時,中共宣傳官員們還懂得心虛,知道此種任務多麼艱難。因此,比母報《人民日報》更"接地氣"的《環球時報》,退後一步發明了"也"字體新聞,例如美國也有腐敗,民主也不和平,等等。

宣傳機器在社群網站全面開花之後,重新找回了自信。在很大程度上,《環球時報》遭到了嫌棄。官媒或者親自下場,或者由代理人——官方選定或者主動迎合官方立場的帳號——出面,擺弄各種真假身段,全面操控網路輿論。

網路監控和刪除變得更加容易。中國網民看到的美國選舉,不僅是勞民傷財的嘴仗,互相揭短的鬧劇,而且是卑鄙無恥的權斗。

「(台灣)回歸已經進入日歷」

從這個意義上說,川普作為候選人,以及隨後作為當選總統,跟2016年一樣,是中共宣傳機器夢寐以求的大餐。

中共宣傳機器幾乎不用編造謊言,直接"擺事實講道理"就可以教育中國人民了:川普被判犯有34項重罪,另外還有數十項指控,在上一任總統期間兩次遭到彈劾。在選戰中,他反復辱罵競選對手,還把反對者稱為"國內的敵人",聲稱要用軍隊來對付他們。而國際公認的專制者,大多在他嘴裡都是"好朋友"。

跟很多專制者的做法一樣,他把自己打扮成「天選之人」。「很多人對我說,上帝饒了我一條命是有原因的。」他在勝選演說中說,「那個原因就是拯救我們的國家。」當然,中國媒體也會報導,他的上一屆政府中一些高級官員和軍隊高層領導都曾公開警告,這個人不會拯救國家,而是會毀滅國家。

在川普的選戰中,鞍前馬後出錢出力的億萬富翁馬斯克,到了中國則是一個對著專制權力搖尾乞憐的商人。這無疑讓很多中國網民感到自豪。

向美國交保護費?川普言論令台灣民眾大惑不解

01:34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由於最近脫口秀演員楊笠受到圍攻,讓宣傳代理人特別受用的是川普对待女性的態度。他多次被指控性侵,以及他參與推動的最高法院法官在2022年終止憲法規定的墮胎權,加上他在選戰中對女性對手及其支持者的粗暴攻擊,使得他成為新浪微博上反女權的旗手。他勝選之後,有微博用戶說:「國內女權博主今天下午一個個破防,真的好喜感」,「若哈哈姐(對喜歡大笑的賀錦麗的貶稱)贏了,中國的女拳(對女權主义的贬称)更要癲狂」。

川普的不確定性的確會給中共帶來挑戰,但是中共宣傳及其透過"美國大選亂象"看到的,更多的是歷史機遇。他的上一個任期內,中共肆無忌憚地對香港民主進行了毀滅性的鎮壓。接下來的四年,一位微博用戶說,「(台灣)回歸已經進入日歷」。

我們不能忽視,貓鼠游戲仍在進行。在中國新聞網發起微博話題"三分鐘解讀美國大選亂象"下面,有位微博用戶嘲諷說:「不給選票就不會亂?」該用戶的網名叫「你不要臉了哈哈哈」。

作者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六四記憶‧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