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花的民主和藝術的價值
2014年4月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反服貿太陽花學運越演越烈,學生佔領立法院已逾兩周。柏林《日報》本周刊登一篇評論,題為"自由貿易的民主測驗"(Demokratietest für den Freihandel)。評論的導言寫道,佔領立法院是個好現象,看來中國人與民主還是相當般配的。
"台灣已經證明了中國人適合民主。中國共產黨則一再否認。如今台灣的一場新學運更將民主帶往更高層級。這場'太陽花學運'不只讓華人世界上了一堂課。"
台灣與中國簽訂的服務貿易協定是學生佔領立法院的導火索。作者分析了引發此次抗議的三項因素:
"1.自由貿易中總是有贏家和輸家,後者挺身反抗,他們有權在通過協定前要求全面公開透明化。2.若只是秘密協商而且重要細節隱晦不明--如歐洲和美國之間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談判--當然會引發抗議浪潮。若像台灣立法院這樣的民主機構也無法發揮作用,人民將質疑,他們辛苦捍衛的民主究竟還有什麼價值。3.台灣民眾間多年來存在對立,民意分屬親北京的執政黨以及批評北京、支持獨立的陣營。北京過去曾意圖通過軍事威脅統一台灣,如今許多人擔心在經濟上受到大陸擁抱。"
評論最後指出:"台灣總統馬英九已處在防守之勢。學生的行動並非是為了使立法院癱瘓,而是要爭取它恢復法律規定的功能,因此他們的行動在民眾間驚人地受歡迎。政府無法對佔領者使用暴力手段,這也是因為那會令人想起25年前北京的民主運動遭到暴力鎮壓。"
"因此,馬英九總統必須通過加強透明度和擴大公開辯論,對佔領者做出讓步。如此一來,這將是民主的一次勝利。"
藝術的價值
迄今最大規模的艾未未藝術展本周在柏林開幕。德國《斯圖加特報》刊登評論分析這名中國藝術家究竟為何值得各界關注。評論分析第一個原因在於,艾未未的藝術相當有趣。"他通過作品和行動講述許多故事,並且向人們提出與之切身相關或能打動人心的提問。"
文章接著指出,艾未未本人的際遇卻少了那層詩意。他堅持通過藝術講述發生在中國的不幸故事,使他成為政治的矛頭指向。他堅持不懈地批評中國政府對人民的打壓、貪腐和破壞環境,因而受到逮捕、監視和公開詆毀。評論認為,正因如此,艾未未的藝術更值得大眾的關注:
"……因為艾未未是那些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的表率,他們在缺乏藝術和言論自由的國家中,通過畫作和故事,以文字或理論反抗不公及打壓。他們能給與那些生活在同樣情況、但卻沒有藝術資源的人們希望,並且為其發聲。"
文章繼續寫道:"艾未未在柏林的展覽也是個高層級的文化事件,因為它犀利清楚地標誌著衝突。數日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剛訪問德國,作為新興國家的領導人受到熱烈歡迎和追捧。儘管艾未未及其它政府批評者在中國遭到打壓,但在以政治與經濟利益和需求為導向的政策下只能如此。人們可以認為這兩個本質上不協調的事件是立場前後不一或是不誠實的表現。但也可以將其視為一個整體的配套。"
"我們需要來自中國、俄羅斯、土耳其、伊朗或其它國家的藝術家的故事,因為在面對全球政策迫不得已及別無他法時,我們不至失去人性、團結和自由等高尚價值。"
摘編:張筠青
責編:李魚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