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閒話德國:帶女兒參觀毛主席紀念堂

2016年9月10日

專欄作者張丹紅酷愛歷史。這使她的女兒們頗為苦惱和無奈,因為每一次休假都要跟著媽媽上歷史課,這次在中國也不例外。

Chinesischer Polizist am Tienanmen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Goh Chai Hin

(德國之聲中文網)當我在北京休假期間對女兒們宣佈這次一定要去毛主席紀念堂的時候,正處於青春期、因而質疑一切的小女兒馬上說:"去看屍體有什麼意思?"大女兒認為以這種方式學習歷史很酷。二比一通過。於是我們開始看天氣預報,等候不出太陽又不下雨、而且不是周末的一天。這一天很快來到。

剛排上隊,維持秩序的女士就對我說:"手提包請存放到那邊。"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又是一條長龍。大女兒果斷決定:"我們不排兩次隊。呆會兒被攔住,你就在外面等我們。反正你已經看過了。"

現場歷史課

於是我們盡可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又排到了隊尾。我從肩上取下手提包,把它緊緊攥在手裡。說好了三人一排,可是怎麼也得有五、六個人並行。我開始給女兒們講毛澤東的故事,他如何領導共產黨打敗了國民黨、如何受到人民的擁戴,後來又如何發動政治運動,將中國推入災難。

圖片來源: DW/Zhang Danhong

隊伍中不斷有人超過我們。有一位婦女乾脆一貓腰離開排隊繩,向前緊跑幾步,再插進隊伍,竟沒有人提出異議。要是在德國,她早就被周圍人的言語和目光弄得無地自容了。

我們已經等了40分鐘。摩肩擦踵的人們呼出的熱氣使我們汗流浹背。我安慰女兒們說:"馬上一拐彎兒,咱們就快到了。"真的一拐彎兒,我們發現這條曲裡拐彎的長龍比我們想像得要長得多。小女兒急了:"為什麼這麼多人?難道不花錢就能進去嗎?"她還真可能說到了點子上。在今天的中國,除了毛主席紀念堂,還有什麼可以免費參觀的嗎?四十周年可能也是一個原因。"媽媽,四十年前,你們對毛澤東逝世的消息怎麼反應的呢?"大女兒的問題讓我陷入對往事的回憶。雖然已經過去了四十年,卻像發生在昨天一樣。

往事並不如煙

1976年9月9日下午,我像往常一樣去北京工體業餘體校的游泳班訓練。我遲到了一會兒,通往游泳館的大門竟然關閉了。正在猶豫不決的時候,教練走出來對我說:"今天訓練取消了。你回家吧,呆會兒四點有重要新聞。"

回家路經工體大門,裡面的空場上坐滿了人,少說也有一千。突然,大喇叭裡響起了播音員的男低音。因為距離遠,我什麼也聽不清。這上千人開始抽泣,馬上變成震天的哭聲。我感到腳下的地在顫抖。

我有些害怕,一路小跑回家。在樓下遇到正在幫鄰居看孩子的姥姥。她一臉嚴肅地說:"毛主席去世了。"我感覺有些暈眩,這時候如果有人說明天天會塌下來,我也會相信。這是怎樣的一年啊!先是周恩來與世長辭,接著是朱德,7月底發生大地震,現在。。。我過去就沒有想過毛主席的心臟也會停止跳動。

沒有淚水的苦惱

接下來的幾天裡,我對自己無法像很多同學一樣痛哭流涕而苦惱。對主席的死,我震驚有餘,傷心不足。不僅如此,我甚至認為群體性的悲慟欲絕有很滑稽的一面。後來,我想出一個絕招:把頭埋在胳膊裡,抖動肩膀。這樣,誰也不知道我是在哭還是在笑。

圖片來源: DW/Zhang Danhong

一邊講著,一邊向目標靠近。"有鄧小平紀念堂嗎?和毛澤東相比,我更喜歡鄧小平",小女兒已經開始評價中國的現代史。我對她說,這樣的紀念堂是個人崇拜的表現,而個人崇拜在中國已成歷史。另外,據說毛澤東本人對死亡抱著很豁達的態度。不知如此華麗的紀念堂是否符合他的意願?

一個半小時之後,終於大功告成。且慢,我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跟進去。在紀念堂安檢之前,我靈機一動把手提包塞到大女兒手裡:"中國人對外國人更寬大。"這一招兒果真奏效:安檢人員看看包裡的內容,再看看混血兒的女兒,說:"Okay。"

進入大廳之後,我們被要求站成兩排。之後的一切像錄像機快轉,快走,不停。剛走出紀念堂,小女兒就掩飾不住對今天活動的不滿:"這簡直是開玩笑!等一個半小時,就為這幾秒鐘。而且躺在那裡的不可能是真人!"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