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閒話德國:錯誤理解的歡迎文化

張丹紅2016年2月12日

中國有個成語叫「入鄉隨俗」。一些德國的高尚人士認為:德國人應當改變自己,讓外來人更容易接受。專欄作者張丹紅不理解這樣的自我犧牲。

Symbolbild Einwanderung Deutschland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arcus Brandt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中國的春節和德國萊茵地區的狂歡節又湊到了一起。對我們家來說,根據不同的視角,可以將這幾天視為奇裝異服的春節,或是春節式的狂歡節。狂歡得再劇烈,除夕的餃子不能少,春晚也是給孩子們的文化大餐。

不過,既然我們生活在德國,德國或廣義說西方的文化自然也是我們家的主導文化。孩子們背誦歌德、席勒的詩篇,彈奏莫扎特、肖邦的作品;復活節一早孩子們興奮地尋找彩蛋,聖誕前夕我們一起烘烤餅乾。我雖然沒有皈依基督教,但孩子們如果有這樣的願望,我不會攔著她們。總體來說,她們是熱愛中國文化的德國孩子。

與德國習俗並非一拍即合

與德國文化的碰撞也豐富了我的人生,儘管剛開始的時候對個別習俗有些不慣,比如問候時的身體接觸以及男女混合的桑拿,但我總是對自己說:我現在不是在中國,入鄉隨俗吧。我從沒有期望德國人拋棄部分自身的文化,以向我們外國人靠攏。

但那些所謂德國好人們卻正是以為外國人抱著如此期望的。否則我們如何解釋他們種種肯定是出於好心的建議,比如:將聖馬丁節改為燈籠節或在聖誕聯歡的時候不要裝扮聖誕老人,以使新來的難民感到奇怪。我很難想像慈祥的聖誕老人會使敘利亞兒童感到恐怖。

張丹紅

外來移民的義務

那些自封的難民代言人建議摒棄德國的習俗,以使新來乍到的難民不至因為異地的文化和宗教而感到陌生。我認為這屬於自作多情。假如我出於種種原因決定背井離鄉,去一個陌生的國家,那麼我絕不會想當然地以為那裡的一切和我的家鄉毫無二致。假如我作客的國家允許我留下來,那麼我需要盡一些義務,比如學習這個國家的語言,尊重這裡的規矩。

規矩分軟性和硬性的。比如在德國吃飯不咂嘴屬於軟性規則。如果有中國人認為這會限制他表達飯菜可口的自由,那麼他可以無視這樣的規矩,前提是他對來自鄰桌的異樣目光毫不在乎。不隨便觸摸陌生女性屬於硬性規則,不遵守的話會犯法。如果德國人自己提出改變一下著裝方式或上學繞道走的建議,那麼這不利於德國的安定團結。

目前德國大有展開自我否定競賽的趨勢。有人建議廢除基督教的節日,最近看到報紙上一位教授呼籲為德國和阿拉伯孩子創建一種新式學校 - 英語是第一語言,這樣難民的孩子們不會感到受歧視。

目前德國大部分民眾認為政府已對難民危機失控。總理梅克爾一會兒稱難民為"新公民",一會兒又說他們在德國的居留限期是三年。在此背景下,上述建議無異於火上澆油。

難民們學習在德行為規則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C. Schmidt

寬容和理解不意味自我犧牲

沒有一個國家像德國這樣激烈討論如何改變自我以使外來人不感到陌生。對新來者提出一些最起碼的要求,比如學習德語或尊重基本法,就很容易被貼上排外的標籤。

作為外來移民,我想對德國同胞說:自我放棄是錯誤理解的歡迎文化。真正的歡迎文化是對外國人因不瞭解德國習俗而"違規"(不違法)的行為表示理解和寬容,是尊重外來人的飲食習慣,但不馬上設法改變自己的習慣。德國一些城市修建了清真寺和佛教徒的墓地,這是你們大度的表現。但誰也不期待你們丟棄基督教或其他西方文化的根基。

假如最後連狂歡節也丟棄了,那就太可惜了。對我來說,今年狂歡節最美好的經歷無疑是在女兒中學聯歡會上看到的一個穆斯林女孩子的精彩主持。

作者簡介:張丹紅出生於北京,在德國生活二十多年。她把對德國社會的觀察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