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阿美安全協議將由議會批准

2013年11月25日

阿富汗大支爾格會議通過了阿美安全協議。會議要求卡爾扎伊總統盡快簽署該協議。雖然協議受到許多專家的歡迎,但是卡爾扎伊對簽署協議仍猶豫不決。

Afghan President Hamid Karzai attends the last day of the Loya Jirga, in Kabul November 24, 2013. Karzai said on Sunday the United States needed to bring peace to Afghanistan before he would sign a security deal which will enable Washington to keep troops in the country beyond next year. REUTERS/Omar Sobhani (AFGHANISTAN - Tags: POLITICS)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經過4天辯論,阿富汗大支爾格會議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了阿美安全協議,同意2014年北約結束駐阿使命之後,大約18000名美軍士兵繼續留在阿富汗。根據安全協議的規定,美軍將繼續負責培訓阿富汗軍隊並提供咨詢。

擁有2500名成員的阿富汗大支爾格會議雖然會集了國家政要和社會活動家,但是其決定卻不具法律約束力。因此,安全協議只有獲得議會兩院的通過,最終提交卡爾扎伊總統批准後才能生效。

卡爾扎伊的外交周旋

德國艾德諾基金會駐喀布爾代表處代表沃爾莫( Nils Wörmer )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我認為,議會批准只是走走形式。 " 大支爾格會議的權威非常大。但是卡爾扎伊何時以及如何做出決定還是未知數。在閉幕講話中他明確表示,他接受會議的決定,但條件是:"只有在阿富汗擁有持久和平,美國人不再搜查阿富汗人的住宅時,我才會簽署協議。"卡爾扎伊以此再次拒絕了美國人提出的立即簽署協議、以盡快安定人心的要求。

阿富汗總統對簽署阿美安全協議仍在遲疑圖片來源: Reuters

不僅美國在敦促,大支爾格會議主席莫加迪迪( Sebghatullag Mojadidi)也直接威脅說:"如果卡爾扎伊不簽署安全協議,我將在兩到三天內辭去所有職務並離開阿富汗。"德國艾德諾基金會駐喀布爾代表處代表沃爾莫說:"在任何情況下,大會的決定都是一個非常強烈的訊號。""大支爾格會議的建議具有如此強大的影響力,令卡爾扎伊難以置若罔聞。 "

沃爾莫說,許多觀察家對卡爾扎伊的戰略不完全清楚。早在2013年10月7日,這位阿富汗總統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就對北約在阿富汗的使命提出質疑。 在大支爾格會議召開前和大會期間,卡爾扎伊一再提出新的條件,甚至不排除協議失敗的可能性。沃爾莫估計,卡爾扎伊希望因此在與美國人的談判中獲得最有利的結果,並強調阿富汗的主權。德國海因裡希‧伯爾基金會( HBS )駐喀布爾代辦處負責人米勒( Regina Müller)認為還有一個原因是, "卡爾扎伊此舉是為了將其責任分攤到其他人身上。 "

西方認為決定正確

許多觀察家對大支爾格會議的表決結果表示歡迎。伯爾基金會的米勒說: "對保障國家的安全和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對於安全部隊的財政問題來說,通過該協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她說,該協議或許對公民社會的發展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首先,這個決定對許多社會活動家來說非常重要。該決定為他們繼續致力於人權工作提供了可能性。"

沃爾莫補充說,"支持者認為,軍事使命關係到阿富汗百姓是否能夠繼續獲得援助,也關係到阿富汗的安全力量是否繼續獲得財政支持。阿富汗僅靠自己的力量沒有生存的能力,無法抵禦鄰國的干涉和反叛武裝的威脅。這就是為什麼有許多阿富汗人對大支爾格大會的態度表示贊許的原因。但也有人反對該協議。批評人士擔心,美國人的存在會繼續拖延戰爭。

阿富汗大支爾格會議通過了阿美安全協議圖片來源: Massoud Hossaini/AFP/Getty Images

巴基斯坦反應複雜

密切關注喀布爾大支格會議的阿富汗鄰國巴基斯坦的反應複雜。巴基斯坦保守黨Jemaat-e-Islami發言人伊斯拉魯拉赫(Israrullah)表示: "我們希望所有美國和北約部隊離開阿富汗。 "他說: "大支爾格會議的決定是美國人的旨意。 " 阿富汗專家烏斯曼‧卡齊(Usman Qazi)在接受德國之聲的採訪時否認了這種說法。他說: "說代表著阿富汗各部族的數百名大支爾格會議代表在美國的敦促下被迫做出這一決定,這種說法是荒謬的。伊斯蘭堡沒有理由反對這一決定。阿富汗和所有主權國家一樣,有權做出自己的決定。 "

作者:Rodion Ebbighausen 編譯:李京慧

責編:苗子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