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和法國正在繼續推進其在歐洲生產電池的計劃。德國聯邦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和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周四在巴黎宣佈,歐寶母公司 PSA和法國電池製造商Saft 已響應該倡議。勒梅爾說,歐盟委員會已經同意,可為歐洲的電池生產提供高達12億歐元的公共資金。
電池在電動汽車和能源轉型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也被視為關鍵技術。聯邦外長阿爾特邁爾希望全球三分之一的電池生產落戶歐洲。他強調應該以此創造成千上萬的工作崗位。他說:"我們需要滿足的不僅僅是歐洲汽車行業的需求。""我們還要出口到世界市場。"
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補充說,該計劃對歐洲來說具有戰略意義,以此可以保持法國與中國和美國的競爭能力。
阿爾特邁爾表示,總體來看需要總共投資50至60億歐元,其中大部分資金要由企業承擔。他說:"這種規模的項目迄今還從未有過。"歐盟委員會希望能在6月份之前收到有關在歐洲生產電池項目的貸款申請,以便能夠在10月底前就此做出決定。2017年歐盟委員會成立了一個電池聯盟,旨在應對歐洲的電動汽車熱潮,及時在歐洲建立電池製造廠。據官方統計,目前全球大約84%的電池在亞洲生產,歐洲的產量僅佔3%。
儘管德國是當之無愧的汽車製造強國,但電動車卻是弱項。主導電動車市場的是特斯拉、雷諾、尼桑、通用以及中國製造商。現在,德國人也欲迎頭趕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D. Jia戴姆勒在斯德哥爾摩發布了運動車型純電動車EQC。今後幾年裡,這家斯圖加特企業還將在電動車領域斥以巨資,推出從緊湊車型到豪華車型的多款電動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Daimler AG/Product Communication2014年底,戴姆勒推出了一款電動公車。不過,這款車如今已不再生產。戴姆勒—賓士的首款純電動城市公共運輸取名eCitaro,將於今年年底在曼海姆實現量產。
圖片來源: Daimler AG戴姆勒一直在推進Smart的全面電動化。從2020年起,Smart品牌在德國和西歐將只出售電動車。戴姆勒的其它品牌也將很快跟上。由於自重輕,從2017年開始,Smart在美國、加拿大和挪威就只出售電動車,以避免影響碳排放總量指標。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Sebastian Kahnert戴姆勒的競爭對手寶馬幾天後將發布電動車iNext。這是設計草圖。iNext續航能力為700公里,量產時間是2021年。
圖片來源: BMW寶馬在電動車領域起步較早,從2013年秋季就開始生產i3電動車。從2020年起,寶馬SAV電動車將投放市場。此外,寶馬i8 Coupe和i8 Roadster也將加入市場競爭。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Woitas大眾於2013年底推出電動車E-Up,2014年初推出E-Golf。後者現在是德國銷量最多的純電動車。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J. Schlueter大眾目前正在對茨維考的生產廠進行全面改裝,從明年開始生產I.D.純電動車。除了和高爾夫相似的車型外,還將生產I.D. Buzz——電動版的VW Bully。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U. Deck9月17日,奧迪將推出首款全電動車e-tron。到2020年,該公司將推出電動越野車SUV-Coupé和一款小型車。從2025年起,奧迪每年將銷售至少80萬輛電動車和混合驅動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Imaginechina/B. Kelin保時捷現在也斥巨資發展電動車,並計劃於2020年推出第一輛電動保時捷:Taycan。這個名字來自土耳其語,意思為活潑年輕的馬,和保時捷的徽標相得益彰。
圖片來源: 2018 Dr. Ing. h.c. F. Porsche AG歐寶2012年推出了電動車Ampera。不過,這只是一個暫時的方案,因為它主要以通用的一款車型為基礎,先進口再改裝,需向通用繳納昂貴的生產許可費。已將歐寶攬入旗下的標致雪鐵龍計劃今後發展自己的電動車,先於2020年推出電動Corsa,到2022年再推出4款車型。
圖片來源: Opel AG不僅是老牌企業進入電動車領域,2015年,德國亞琛市還成立了一個新的電動車初創公司——e.GO Mobile。2017年3月,這家年輕的公司推出了e.GO Life電動車型,並將於2018年底交付,起價1.5萬歐元。這家初創公司起源於亞琛工大的一個研究項目。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e.GO Mobile AG由於老牌生產商不能提供大量電動車,德國郵政決心自力更生。2014年,德國郵政收購了亞琛初創企業「街頭滑板」(Street Scooter),並生產同名電動車,以滿足自身需要。現在,已有6000多輛「街頭滑板」行駛在德國的大街小巷。
圖片來源: Deutsche Post AG2018年,德國有1.72萬輛電動車和1.67萬輛混合動力車新上牌照,比前年增加51%,市場份額為1.8%。這離德國到2020年讓100萬輛電動車上路的目標還相距甚遠。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H.Hanschke在中國,電動車市場發展很快。專家們認為,從2020年起,德國的電動車市場也將明顯升溫。其中一個原因是歐盟將實行更嚴格的碳排放指標。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D. Jia 亞洲遙遙領先
然而,歐洲是否還有望迎頭趕上韓國SKI、 LG Chem和三星集團或者中國寧德時代(CATL)等大型電池製造商值得懷疑。當下韓國製造商LG已經在波蘭建廠生產,三星和SKI在匈牙利,中國寧德時代則計劃在德國圖林根建廠生產。在建造電池工廠問題上目前還存在意見分歧。例如波士頓咨詢公司就發出警告,截至2021年,全球電池將產能過剩高達40%。這將導致價格下跌,使得新的供應商幾乎無錢可賺。但是麥肯錫和弗勞恩霍夫國際研究機構的專家們卻看法不同。他們認為如果德國的汽車製造商打算大規模發展電動汽車的話,新的電池製造商在2020年中期以前仍然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弗勞恩霍夫研究所太陽能部負責人赫寧(Hans-Martin Henning)說:"比賽還未得出勝負。"現在正是迎頭趕上的時候。"
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配件供應商博世(Bosch)今年年初時還不打算進軍電池生產領域。當時該公司估計,要能夠在全球電池市場立足,至少需要進行200億歐元的投資。 但是現在,博世宣佈將繼續與瑞典小型公司Powercell聯手研發可以批量生產的所謂燃料電池堆。博世公司汽車部們的負責人哈爾通(Stefan Hartung)表示: "博世正在進軍燃料電池領域並將持久的推動其工業化進程。" 博世希望最遲在2022年之前將自己製作的燃料電池堆系統推向市場。
李京慧/任琛 (德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