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國慶日前一天的北京繼續籠罩在霧霾中。據北京各監控站的數據,當天多地PM2.5數值超過或接近160,天壇附近監控站上午11時測量的數據甚至高達180。這一波霧霾始於上周四。氣象部門於上周五(9月27日)發布了入秋後第一個"橙色預警"。由於能見度低,北京及周邊11條高速公路一度完全或部分關閉,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起飛的許多航班被取消或延遲。
按照世界衞生組織(WHO)的建議,PM2.5的安全標準為24小時平均濃度為25微克/立方米或更低,中國提出的國家標準為35微克/立方米。專家們認為,PM2.5能對人體肺部或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造成損害,增加早死率以及罹患癌症的風險。
除去上述健康風險,霧霾還有一個最為顯而易見的負面效應--讓天空變得灰濛蒙,亮麗的藍天不在。在官方眼裡,如果重大節慶活動上陰霾一片,那是關係到"國家形象"的政治問題。
進入新千年以來,中國各地空氣品質顯著惡化,北京等城市甚至上了全球污染最嚴重的200座城市"黑名單"。為了提升形象,中國官方多年來一直試圖在全世界矚目的"大事件"到來時降低空氣污染,打造"藍天",以乾淨清潔的體面形象示人。在2014年的APEC前,以及2015年紀念抗戰勝利70年的閱兵式前,官方為了打造幾日藍天採取了大量硬性措施,包括大範圍內機動車限行、企業停產限產,工地停工等等。這些措施不僅涉及北京,還包括周邊省市。"APEC藍","閱兵藍"等新詞應運而生。據中國官媒報導,2015年為保障閱兵活動期間北京市區空氣品質,中國北方七省區市採取統一強化減排措施,共計12255家燃煤鍋爐、工業企業及混凝土攪拌站停產限產。
不過這一次,官方採取的強制減排措施顯然小於以往的規模,沒有要求大範圍的工廠停產限產,而是更多依靠交通管制、小範圍的工地停工以及常規預警系統。有報導稱,從8月20日起,卡車禁止進入北京,9月1日前,市中心所有建築工地停工,北京300英裡範圍內的工業企業被要求"自願"控制排放或停止生產。此外,北京附近的採礦活動,特別是鑽探和爆破被要求停止,任何人不得自行在北京燃放煙花。但與Apec前和2015年閱兵式前的措施相比,這些限制也只能算"小巫見大巫"。
官方此次減少強行減排措施與北京近幾年治理有所成效,空氣品質有所好轉不無關係。其中主要措施包括壓減燃煤,治理機動車排污,增加綠化面積等等。瑞士空氣淨化技術企業IQAir旗下的研究機構AirVisual最近公佈的數據指出,今年前8個月裡,北京每立方米空氣中PM2.5含量的每小時讀取數據平均值已經降低到42.6微克,遠遠低於2010年的104微克/立方米。北京看到藍天的日子多起來了。
不過,多起來,只是代表幾率增加。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預測,從9月30日開始,北京市中心的空氣品質將處於"不健康"的水準,預計十一期間有大量陰霾。據報導,中國副總理胡春華9月19日視察中國氣象局時,要求"立足最不利的天氣條件,細化實化各項應對預案,做好應對各種可能天氣現象的充分準備","全力以赴保障慶祝活動順利進行"。在天氣條件不利的情況下,打造藍天的壓力現在似乎落到了中國氣象局頭上。通過科技手段局部影響天氣,比如人工消霧早已是氣象局常用的方法。這些方法雖然花錢不少--比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北京據稱就花費了3000萬美元向雲中撒播催化劑--但無奈天公不作美,事到如今,花多少銀子想必也在所不惜了。
截至2015年,在天安門廣場上,總共舉行過17次現代意義上的閱兵式,其中15次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
圖片來源: ullstein bild - TopFoto2019年10月1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盛大閱兵式上,多種新式武器裝備的首次公開亮相成為世界關注焦點。其中包括東風41型洲際彈道導彈(圖),據稱這種新一代戰略威懾武器,射程超過1萬2000公里,攻擊目標偏差只有100米,射程可覆蓋美國全境。
圖片來源: Reuters/J. Lee作為明清皇城的正門,北京的天安門一直是皇帝頒布重要詔令的場所。此外,皇帝大婚、軍隊祭旗等重要儀式也在此舉行。不過,現代意義上的閱兵,則要等到帝制被推翻之後。1913、1914年,時任中華明國大總統在天安門廣場上舉行了兩次「雙十閱兵」。但是之後的幾十年,天安門廣場上都不曾舉行閱兵儀式。
圖片來源: public domain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隨後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這也是三十多年來,天安門廣場上的首次大型閱兵活動。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閱兵一直在這裡舉行。中國軍隊的閱兵式,之後也一直以開國大典閱兵式為藍本,程序和內容至今沒有發生大的改變。
圖片來源: ullstein bild - TopFoto開國大典時,中國內戰還沒有結束,解放軍還處於作戰狀態。而且,由於當時軍備落後,中共軍隊同時使用日製、美制、英制、蘇制等各種規格的武器,甚至連軍服也不統一。空中梯隊因飛機數量不足,不少飛行員不得不飛行兩圈。甚至還有幾架飛機同時擔負北京上空的警戒任務,攜彈參加閱兵。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40萬人參加的首次國慶閱兵,至今保持著中國閱兵典禮的最大規模。圖為作為閱兵先導方隊的解放軍空軍學校以及海軍學校的學員通過觀禮台。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這一年的國慶閱兵,首次出現了傘兵部隊(上圖)、火箭炮部隊、防空兵部隊等。剛剛裝備部隊不久的噴氣式飛機也出現在天安門廣場上空。民兵方隊也首次加入了閱兵隊伍。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軍隊此時正在朝鮮半島戰場上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激戰正酣。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Xinhua/L. Dong'ao武警部隊的前身,公安部隊在這一年的國慶閱兵中首次亮相。同樣首次登場的,還有來自少數民族的民兵部隊。圖為參加閱兵的騎兵方隊。騎兵受閱一直持續到1954年。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這一年國慶前的兩個月,北韓停戰協議簽訂。因此,閱兵式上,歸國的志願軍受到了高度關注。而在裝備方面,從蘇聯引進的「喀秋莎」火箭炮首次參加了閱兵。圖為傘兵方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50年代,中國一直維持著每年舉行閱兵的習慣。解放軍的裝備水準逐漸提高,參加閱兵式的部隊的機械化程度也不斷上升。1957年的閱兵式,國產噴氣式飛機等新型裝備首次亮相,而閱兵部隊總人數則顯著減少,反映出了中國軍隊減量提質的努力。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這一年的閱兵式,基本實現了受閱裝備的國產化。同時,1959年對於北京政權而言,也是不平靜的一年:西藏發生了起義,以十四世達賴喇嘛為首的一些西藏上層人士被迫逃亡印度。廬山會議之後,原國防部長彭德懷元帥受到了政治上的打壓,只能在電視機前收看林彪檢閱原本由他編排的受閱部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時任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也參加了中國十周年國慶的閱兵式,與毛澤東並排站在天安門城樓上。但是在之後不久,中蘇關係就全面破裂。此後的幾十年,雙方一度劍拔弩張。1959年之後,中國政府出於經濟、政治因素,不再每年舉行國慶閱兵,只保留了天安門廣場上的國慶群眾遊行活動。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kg-images/Russian Picture Service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經濟逐步復甦五年之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北京當局決定恢復「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的傳統。這一年的國慶閱兵,也是二十多年來的首次。閱兵式上,出現了包括戰略導彈在內的大量中國自主研發的新型軍事裝備,引發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Xinhua/Z. Hesong按照「十年一大慶」的說法,1989年本應該舉行40周年國慶閱兵式。但是,由於當年發生了「六四」事件,計劃中的閱兵儀式遭到取消,只是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周年大會」。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因此,下一次的國慶閱兵一直等到了1999年。50周年國慶閱兵式,與35周年時相似,重點展示中國軍力增強的成果,包括空中加油機、洲際導彈等新型裝備首次亮相。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epa/AFP/Goh這一年的閱兵式,由時任中共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檢閱。中國軍隊再次集中展現十年內所取得的軍事改革成就,新型戰略導彈、預警機等裝備首次在閱兵式上為公眾所知。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EPA/O. Weiken2015年9月3日,中國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名義,舉行了史上首次不在國慶日舉行的天安門廣場閱兵,新一代中共領導核心習近平首次以首長身份檢閱軍隊。這次閱兵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卻展示了大量新型裝備。同時,俄羅斯、蒙古、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也派兵參加了此次閱兵。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Images/N. H. G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