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霧霾能否改變中國政治?

2013年1月16日

德語媒體繼續關注北京近日霧霾遮天現象。周三(1月16日)一期《法蘭克福匯報》注意到,中國官方媒體在報導和評論方面業已表現出前所未見的公開性。《商報》將北京計劃修建第二個機場同德國首都柏林機場醜聞做對比,指出,中國人做事情似乎更有效率。

BdT Smog in China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中文網)將任政府新總理的李克強日前就北京和中東部地區出現嚴重空氣污染災難時明確指出,必須擯棄不顧環境和生態保護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和過度消費方式。這是中共高層首次就相關問題表示如此清晰的態度。《法蘭克福匯報》周三刊登一篇駐北京記者的文章,強調指出,近日來,官方媒體表現出不同尋常的坦率性,加入對環境污染根本原因的探討,讓人感覺到,空氣中似乎已含政治氣味:

「這些天來,呼吸已不再是世上最簡單的事情;而如果還存在一種安慰的話,那就是,空氣中含有政治意味兒。自北京人每天研究微粒子數據以來,任何一種宣傳都無法繞行了。此前,環境當局只要提供一年的『藍天日子』數量就夠了,而現在,國有媒體競相發布充滿末日來臨氣氛的報導,要求更多透明性,實施另一種發展模式。考慮到在相關領域所作決定的衝突性,黨報《環球時報》發出不同尋常的調子:讓全體社會參與解決問題程序。中央電視台在晚間新聞中用整整8分鐘時間報導霧霾事件。國家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甚至強調說,霧靄如長期持續,將導致恐慌,並從根本上質疑政府。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 / Montage DW

「這並非聳人聽聞。過去幾年裡就已經表現出,作為國家和共產黨今天主要承載階層的城市中產階級最容易通過生態議題得到動員。環境的毒化危及它們好不容易得到的富裕生活。」

文章以安替等著名部落格新近在網上的調侃言論為例,提醒人們注意,從調侃到政治參與,其中並無明確界限:

「在網上,暫時還主要是調侃,借助它,可以抒發那種難以消解的悶氣。有人就問道:『北京的居民們是否將開始變種』?部落格安替便表示,若要挑選火星探險自願者,就選北京人吧:『火星上的空氣正適合我們,在那裡,我們可以說話,可以笑』。然而,如果調侃一變而為政治參與願望,那將如何?」

圖片來源: AP

柏林機場的尷尬

素享做事穩妥周到名聲的德國人近來卻因柏林機場工程醜聞不斷、機場竣工遙遙無期而成為笑柄。近日傳來中國首都北京將斥資7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80億歐元)建第二個機場的消息。《商報》在「企業與市場」欄目上刊登一篇記者發自北京的報導,強調指出,中國的建築項目不論在時間還是在造價方面,幾乎總能按原計劃實現,同德國恰成鮮明對照:

「北京已經在東北部有一個組織良好的機場。但它已達到極限:該機場流量去年已達8000萬人次。新機場面積將是引起爭議的柏林—布蘭登堡機場的3倍。而且,一切跡象都顯示,它也將在中國當局所設定的時間和預算框架內竣工。因為,中國人已證明,他們知道如何應對這樣的大工程。

「他們在迄今唯一的北京機場擴建方面便相當成功。該機場5年前新添一個新候機樓,其規模同計劃中的柏林—布蘭登堡機場相當。這個優雅的建築僅耗資25億歐元,正是計劃開始時所約定的數字。作為對比:柏林現在的預算已是40億。此外,儘管是世上最大建築之一,北京機場的第二候機樓如所計劃的那樣在4年內便得以建成。在建築及營運過程中也未出現過安全問題。

柏林—布蘭登堡機場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計劃完成,到2006年動工開建,原定2012年完工,迄今尚不知到底何時能竣工投入營運,成為一大醜聞。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中國在此類大項目的計劃方面顯然更為精確、更為節省。其原因一方面是在於,單獨執政的共產黨可以毫無顧忌地從一開始就和盤托出預算規模。‧‧‧民主的缺失雖有利於行動能力,但不是導致區別的唯一原因。發展程度也是原因之一。中國處在建設階段,生活環境中的巨大變化是日常現象。大項目基本上無需同反對意見相鬥爭」。

摘編:凝煉
責編:謝菲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