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非典可能造就中國經濟13年最低谷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5月13日

在中國,人們開始逐步認識到,非典給經濟造成的後果遠比人們最初的想像嚴重得多。據國內外專家的分析,儘管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迅速,但從全年看,預計將比去年下降2個百分點。如果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確實只增長6%,那麼今年將是中國13年來經濟增長幅度最低的一年,明顯低於政府制定的7.7%的目標。

北京關閉了的旅遊紀念品市場圖片來源: AP

德意志銀行駐香港分行的中國問題專家馬俊說,影響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共服務行業遭受沉重打擊。馬俊說,「迄今航空公司和旅館受到的影響最大。旅遊業可能會下降50%。而且在國民經濟的其它領域,後果也越來越明顯。在非典疫情嚴重的城市,已經有了初步的跡象。在中國南部和北京,街上行人稀少,人們尤其不再去娛樂場所,購物也僅僅是購買生活必需品。這樣下去非常危險。因為內部需求是經濟增長的最重要支柱。」

抗非典的鬥爭持續時間越長,中國繁榮的出口經濟受到的影響就越大。雖然今年頭4個月中國的出口增長了33%,然而,下一個季度的增長幅度估計就會大幅度下降。

日本,澳洲,美國和香港等國家因擔心非典病毒通過出口傳染到本國,開始拒絕從中國進貨。此外,由於許多外國商人取消了到中國的商務旅行,訂單也在減少。專家們估計,今年,中國將至少出現30億美元的貿易赤字。

更糟糕的是,經過幾年的中國熱之後,投資商們開始考慮未來投資地點的轉向。台灣的宏碁計算機公司本計劃將生產地轉移到中國大陸,現在則暫時推遲了該計劃。馬俊估計,中國急需的外國投資至少在短期內會下降。

他說,「由於商人們不再來中國,許多決定都要推遲。現在人們已經開始探討非典疫情是否對全球的生產供應網產生影響。這場瘟疫是否會導致一些企業今後到其它地區投資。根據對投資者的調查,回答各不相同。主要集中在中國南方的電器或者玩具工業有可能因非典危機而考慮變換生產地。但是我認為,危機過去之後便將很快被忘記。台灣的地震就是一個例子。地震災難過去之後,今天沒有人再談這個話題。」

4月份,北京政府先是表示,人民的健康重於經濟。之後不久,中國總理溫家寶於5月初又提出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經濟建設。同時,中國政府還宣佈將制定一項緊急援助措施。但是至今沒有公佈詳細內容。專家們估計,由於財政狀況緊張,援助的數額將很少,實際上只是一種姿態而已。政府的主要目的是贏得居民的信任。

香港投資摩根史坦利銀行的謝安迪說,「中國人普遍對未來感到擔憂,因此盡可能地多存錢。非典更使他們認為為了今後多存錢是對的。」

政府首先鼓勵人們買車,買房和通訊設備。在這方面有可能會出現一股消費熱。自從爆發非典之後,許多中國人都在考慮搬出人口密集的市區。然而為了上班方便,他們不得不考慮購買汽車。

(凱爾斯汀.洛瑟)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