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市場刺激非法伐木

2012年11月29日

有環保組織在本周四指出,中國對木材的大量需求促進了各地,尤其是非洲和亞洲的非法伐木行為,該組織敦促北京出台相關法律打擊非法貿易。

Holznachschub für Son Dong Fast täglich bringen Laster neues Holz in das 20 Kilometer von Hanois Zentrum gelegene Dorf Son Dong. Das Dorf ist über die Grenzen des Landes hinaus berühmt für seine Holzschnitz- und Lackarbeiten. Lieferungen gehen nach China, in andere südostasiatische Länder und sogar bis nach Russland und Europa. Autor und Copyright: Rodion Ebbighausen Eingestellt: Oktober 2012
圖片來源: Rodion Ebbighausen

(德國之聲中文網)總部設在倫敦的環境調查機構(EIA)報告顯示,中國是世界上非法木材進口現象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非法木材交易價值約為每年40億美元。據國際刑警組織估計,全球範圍內非法林產品貿易總額超過300億美元。環境調查機構公佈的報告指出:"中國的大量需求刺激了非法伐木。"報告還表示,與主要的貿易夥伴美國的態度完全不同,中國在處理非法伐木事情上缺乏監管主動性。"

chi 2911 Holz - MP3-Stereo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該環保組織的報告中稱"中國擁有龐大的木材加工業,而該產業依賴進口原材料的供應。"因為有市場,所以非法砍伐森林現象猖獗。

報告說,在保證進口木材方面,國有企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環境調查機構的一份分析指出,2007年中國貿易數據顯示,熱帶雨林出口原木約有一半都被中國國企收購。

環境調查機構根據自己的調查以及和國際刑警組織、世界銀行和其他機構的共同合作,得出了有關結果。該組織表示,中國對木材的需求加劇了緬甸、柬埔寨、巴布亞紐幾內亞以及非洲部分地區的衝突。

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基礎設施的建設,因此也加大了對木材的需求。

此外,許多中國新富都注重家具,肯花數十萬美元購買成套的花梨木家具,而這種木材往往非法採購於柬埔寨,寮國、泰國或者是馬達加斯加。

環境調查機構表示,在寮國,罕見的紫檀木原木可以賣到每立方米1.8萬美元,在鄰國甚至更貴。貿易加劇了採伐者和當局之間的衝突。中國快速增長的木材進口支撐著中國增長勢頭強勁、規模龐大的家具、地板以及紙張產品出口市場。環境調查署數據顯示,中國木製品出口額在過去的十年增長了近7倍,2010年出口額達到342億美元。

雲南一家花梨木家具廠圖片來源: AP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本周四表示,中國願意與國際社會合作保護森林。在一份聲明中,他說道:"我們堅決反對和打擊非法採伐木材及相關的貿易行為。"

黯淡的未來

在2000年,中國官方紀錄的進口木材總量為1360萬立方米,價值16億美元。在2011年中國木材進口總量是4200萬立方米,價值82億美元。中國目前的三大木材供應國分別是俄羅斯、美國和巴布亞紐幾內亞。

環境調查機構組織稱:"中國目前的原料木材供應中,超過一半都來自那些森林治理薄弱、非法採伐現象較多的國家。"

與這些濫砍伐現象嚴重的國家相比,因為實施了嚴格的森林保護法以及推行重新造林計劃,中國的森林覆蓋率有所增加。據該組織保守估計,中國在去年至少進口了1850萬立方米,價值37億美元的非法原木和鋸材。

因為實施了嚴格的森林保護法以及推行重新造林計劃,中國的森林覆蓋率有所增加。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如此猖獗的非法貿易將對亞太地區的森林產生直接影響。在索羅門群島,出口到中國的木材比當地森林可承受的伐木量高出7倍,預計到2015年,該地的商用木材就會被全部伐空。

該組織還表示,儘管中緬兩國在2006年達成協議,禁止非法跨境貿易。不過在今年前半年,緬甸非法原木出口到中國雲南的木材就有50萬立方米。據悉當地砍伐者表示,緬甸的山區漸被砍禿。

環境調查機構森林運動領導人道赫提(Faith Doherty)表示:"中國現在有機會正式回應,說出他們非法進口木材的來源。"

道赫提對世界上禁止非法伐木的一些積極行動表示了肯定。美國、歐盟和澳洲均颁布法律禁止非法木材的進口。

資料來源:路透社 編譯:文木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