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來自大約30個國家的LGBTQ+權益支持者預計將參加周六(6月28日)在布達佩斯舉行的驕傲遊行,儘管警方依據今年早些時候出台的法律下達了禁止令。該法律禁止未成年人接觸非異性戀的生活方式。
這一年度活動如今已成為匈牙利民族主義政府壓制公民社會的象徵性抗議。總理歐爾班正面臨來自中右翼反對黨「蒂薩黨」(Tisza)領袖彼得‧馬加爾(Peter Magyar)的挑戰,該黨將在明年大選中與歐爾班政府展開角逐。
這個周六(7月23日)是本年度的柏林驕傲遊行,也被稱作克里斯托弗大街紀念日(CSD),主題是「在愛中團結」。DW帶您回顧這個遊行活動的歷史。
圖片來源: Emmanuele Contini/IMAGO在德國許多城市,「驕傲遊行」也被稱為克里斯托弗大街紀念日(Christopher Street Day),簡稱CSD。克里斯托弗大街是紐約石牆酒吧的所在地。警察對這個著名的同性戀酒吧進行突襲,1969年6月28日凌晨,紐約同性戀者等群體對警察過度使用武力開始暴力示威,這被稱為「石牆暴動」。從1970年6月28日的第一個石牆暴動紀念日起,美國開始舉辦驕傲遊行。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柏林的驕傲遊行則始於1979年,發起者是長期從事維權活動的蓋澤(Bernd Gaiser/圖)。蓋澤在2018年告訴德國《時代周報》:「只有當我們,作為同性戀者,走到公眾面前,直面社會時......才能迫使他們改變對我們的態度。」1979年,約500人參加了第一場驕傲遊行,在這個當時還東西兩隔的城市。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TSP/M. Wolff 每年的柏林驕傲遊行都有一個不同的主題,主題由一個公共論壇決定。1998年,該活動首次以「我們要求平權」為主題,這個活動變得更加政治化。2022年的主題是「在愛中團結——反對仇恨、戰爭和歧視」。組織者要求加快調查針對LGBTIQ人群的仇恨犯罪,並要求對歧視採取零容忍態度。
圖片來源: Emmanuele Contini/imago images克里斯托弗大街紀念日(CSD)每年倡導的主題不僅針對LGBTIQ社區,也包括更普遍地促進人權和打擊歧視。CSD也主張環保。在這張圖片中,一位參與者舉著呼籲環保的紙牌,上面寫著「避免塑料垃圾!」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C. Koall2001年2月,同性伴侶關係在德國合法化,這主要歸功於中左翼的社民黨(SPD)政府的努力,他們不顧中右翼基民盟(CDU)的抗議,通過了相關法律。時任聯邦議院議長、社民黨人蒂爾澤(Wolfgang Thierse/左)也出席了當年的柏林驕傲遊行,以示支持。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2014年,波茨坦警察局長克林伯格(Marko Klingberg/中)冒著受紀律處分的風險,穿著他的警察制服參與到當年遊行中。克林伯格當時是同性戀警官協會的聯邦副主席,他認為不能穿其制服的規定是歧視性的,並無視這一規定。他沒有受到任何處分,只是和上司打了一個電話。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Carstensen自1991年以來,每年都有一位在政治觀點、個人魅力、口才等方面令觀眾贊嘆的人物被授予Miss CSD (CSD小姐)的稱號。候選人的性別、性取向、年齡或出身並不重要。為了與時俱進,本著多元化和寬容的精神,該稱號在2016年更名為MISS*ter CSD(CSD小姐*先生)。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C. Koall2017年的遊行發生在當年10月1日同性戀婚姻在德國合法化前。在同性婚姻法案投票前,時任德國總理梅克爾對議會代表說了一句名言:「憑自己的良知投票」。此舉沒有影響她在保守派選民中的支持度,她也確保了同婚法案的通過。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R. Jensen2020年的遊行因新冠疫情的封控措施而取消,遊行在2021年恢復。不過對比之前,2021年的遊行人數明顯要少,分兩場舉行。不過,參與者們並沒有被病毒嚇到,帶著口罩也不妨礙為平權和社會寬容發聲。
圖片來源: Emmanuele Contini/imago images今年遊行的參與者不僅要應對新冠疫情,還要面對新出現的猴痘風險。柏林已經登記了1000多個病例。不過,一項新研究表明,猴痘病例95%是通過性活動傳播的。美國衞生官員擔心,猴痘可能成為像淋病、皰疹、愛滋病一樣的流行性性傳播疾病。
圖片來源: Emmanuele Contini/imago images 來自歐盟的支持
超過30個駐匈牙利的外國使館已公開表示支持此次遊行。歐盟平等事務專員哈賈‧拉赫比卜(Hadja Lahbib)以及大約70名歐洲議會議員也將參加。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呼籲匈牙利當局允許遊行繼續進行。
「我們的聯盟建立在平等與不歧視的基礎之上,」馮德萊恩在一份聲明中寫道。她稱這些是「核心價值」,必須「在所有成員國中始終得到尊重」。
然而,任何參與遊行的人都可能面臨被指控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風險,組織該活動的人甚至可能被判處一年監禁。這是匈牙利司法部長本采‧圖茲松(Bence Tuzson)在致布達佩斯部分外國使館的信中提到的內容。
該項被稱為「兒童保護法」的立法賦予警方權力,不僅可以開出罰單,還可使用人臉識別技術找出參與者。
每年6月是世界同性戀者的節日。全世界的大城市大多都會舉辦聲勢浩大的同志驕傲大遊行(Pride Parade),人們在歡慶的同時也呼籲實現更多的平等、接受LGBTQ群體以及給與他們應有的尊重。
圖片來源: Lincon Zarbietti/dpa/picture alliance每年的6月是「驕傲大遊行之月」。全世界各地的主要城市都會舉辦驕傲大遊行。LGTBQ(男女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酷兒)群體在舉行慶祝活動的同時,也呼籲全社會給與他們更多的尊重且接受這一群體的存在。圖為在印度加爾各答舉行的驕傲大遊行上,兩名年輕的情侶在彩虹旗前接吻。直到2018年同性關係在印度都是遭禁止的。目前印度尚未批准同婚合法化。
圖片來源: Avishek Das/ZUMA Wore/IMAGO對於年輕人來說接受自己的性別認同常常會十分困難。德國和法國的學者們在2015年和2016年聯合調查研究發現,很多人都還在擔心,如果他們出櫃,將不會被家人所接受。被家人和朋友所接受會是一種重要的支持與幫助。
圖片來源: Sukhomoy Sen/Eyepix Group/picture alliance 1997年以來,巴西聖保羅舉行的慶祝活動都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驕傲大遊行,每年都會吸引高達400萬人參與加入。保利斯塔大道(Paulista Avenue)是遊行隊伍經過的最知名的街道。遊行期間舉行的各種活動目的都是為了引起世人對GBTQ運動的關注。
圖片來源: Lincon Zarbietti/dpa/picture alliance志同道合的人在LGBTQ社區可以找到認同與庇護。驕傲大遊行起源於1969年6月在美國紐約發生的「石牆暴動」。石牆暴動常被認是美國史上同性戀者首次反抗政府主導之迫害性別弱勢群體的實例,亦被認為是美國及全球同性戀權利運動發跡的關鍵事件。
圖片來源: Carla Carniel/REUTERS在墨西哥城舉行的驕傲大遊行中,參與者們穿著色彩斑斕的服裝興高采烈地慶祝節日。一直到1998年,同性戀關係在墨西哥都被定罪為違反公共不道德法。長時間以來,同性戀在墨西哥被當作禁忌。不過,現在已經越來越多地被社會所認可接受。
圖片來源: Mariana Gutierrez/ZUMA Wire/IMAGO這是一名遊行參與者在邁阿密展示她絢爛的服裝。去年一名襲擊者駕車沖向遊行隊伍,造成一人死亡。今年早些時候,美國佛羅里達州出台了一項所謂的「不要談論同性戀」的法律,目的是防止教師在小學校提及同性戀和性別認同等話題。
圖片來源: Lynne Sladky/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LGBTQ+群體並不是可以在所有國家都舉行大規模遊行活動。例如在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人們常常不能公開地舉行慶祝活動。去年,該國的彩虹中心遭到極右翼分子博揚‧拉薩特(Boyan Rasate)手下的暴徒襲擊。2019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39%的保加利亞人贊同給予同性戀者平等的權利。
圖片來源: Stoyan Nenov/REUTERS 反對黨的挑戰
在過去十年中,歐爾班政府以保護「基督教」價值觀為名,不斷加劇對公民自由和新聞自由的壓制,頻頻與歐盟發生衝突。
反對者認為,禁止驕傲遊行是政府在明年選舉前更大範圍打壓民主自由的一部分。歐爾班的政府預計將在選舉中面對來自馬加爾領導的「蒂薩黨」的強勁挑戰。該黨在民調中已經領先。
儘管「蒂薩黨」在同性戀權益問題上並未持強烈立場,但仍呼籲政府保護參與遊行的每一個人。
該黨的新聞辦公室表示:「彼得‧馬加爾呼籲匈牙利當局和警方在本周六以及其他日子保護匈牙利人民,即使這意味著要直面權力的專斷。」馬加爾本人並未計劃出席相關活動。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