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韓國:模棱兩可策略難以為繼 

Martin Fritz
2021年9月12日

中美間系統性競爭趨於激烈,韓國難以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繼續保持等距離外交。 

Südkorea Raketentest
韓國海軍9月4日首次從潛艇上試射一枚「玄武」(Hyunmoo-2B)彈道導彈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NurPhoto/South Korea Defense Ministry

 (德國之聲中文網)本月初,韓國國防部宣佈,將研製「威力更大、射程更遠、更精確的導彈」,同時並表示,新型導彈只用於威懾、維护朝鮮半島和平。數天後,韓國海軍首次從潛艇上試射一枚「玄武」(Hyunmoo-2B)彈道導彈。該型導彈射程500公里,只能抵達北韓。 

此舉是韓國外交政策的典型表現:一方面,今年5月,美國首次允許戰略夥伴韓國擁有中遠程導彈。由此,在中期上,韓國將更密切參與印度-太平洋地區防禦。但另一方面,首爾在軍備上持謹慎態度,因為,研製遠程導彈會惹惱中國這個大鄰居。中國外長王毅9月14日至15日訪問首爾時,導彈該是議題之一。 

「最弱一環」  

文在寅總統執政以來,韓國精細化了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取「模糊戰略」的方法,基於這一本質上矛盾的原則:價值觀上,我們屬於西方,但不加入任何反中聯盟。這種模棱兩可立場在美國盟友中越來越不受歡迎。康拉德·艾德諾( Konrad-Adenauer)基金會在韓國的代表托馬斯‧吉村(Thomas Yoshimura)指出,「人們仍認可韓國是印太地區和平、安全和繁榮的一個支點,不過,間或也指認它是整個鏈條中的最弱一環。」 

在 5 月下旬舉行的白宮峰會上,來訪的文在寅總統和美國總統拜登確認了他們共同的「建構一個由境內外民主規範、人權和法治治理的地區的願景」,同意擴大雙邊聯盟的「地理範圍、作用和議程」。但是,與 4 月份日本首相菅義偉和拜登峰會不同,相關聲明中未點名中國。   

分析師吉村指出,「韓國認為,對華關係惡化與國家利益背道而馳」,因此,韓方避免直接挑戰中國,例如,不支持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對香港限制民主和新疆侵犯維族人權的批評。 

文在寅總統和美國總統拜登5月21日在白宮舉行記者會圖片來源: Jonathan Ernst/REUTERS

北韓政策優先 

吉村解釋說,主要因北韓問題,首爾無意冒犯中國這個最重要貿易夥伴。他指出, 「對朝國際制裁的有效性以及與平壤談判的進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北京。」 這位德國韓國問題專家指出,華盛頓置對華關係於首位,而韓國則從北韓政策考慮角度出發制定自己的外交政策。他提醒說, 「韓國的另一優先考慮事項似乎是避免成為發生誤判和分歧的潛在溫床」。 

歷史上,韓國常有「鯨魚之間的小蝦」之感,——以前是介於中國和日本,現在是介於中國和美國,不得不致力於在大國間保持平衡。然而,各種事態的發展如今已使這一戰略礙難維持。 

首先,西方和中國雙雙加大了彼此間的體系之爭。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今年3 月,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朝鮮半島委員會建議韓國「重新承諾」與美國的盟友關係。美國智庫蘭德公司( RAND )分析師 金洙(Soo Kim )警告說:模棱兩可策略實為「高成本、低收益,……這一政策有可能導致聯盟關係中的緊張,並鼓勵中國對韓加大施壓。」 

合作轉為競爭 

其次,韓中經濟關係已發生變化。去年中國成為韓國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對華出口額超過 1320 億美元。然而,在眾多行業,最初的合作已轉變為競爭。在智慧型手機、電池和熒屏等重要出口商品方面,中企越來越多地在中國和世界市場上挑戰韓國製造商。首爾成均館大學中國研究所專家張英熙(Chang Young-hee)解釋說:「隨著圍繞價值觀和規則的對抗加劇,對共同經濟利益的考量弱化。」  

第三,韓國精英顧及中國,這與民意越來越相抵觸。皮尤研究中心(Phew)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韓國國民中,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的比例從2002年的31%升到了75%,持正面看法的比例從64%降至24%。 COVID-19新冠大流行瘟疫的爆發和習近平主席的「戰狼」外交均在此起了作用。其實,自 2017 年北京政府抵制韓國商品並煽動民眾抗議韓國部署美國導彈防禦系統以來,韓國國內反華情緒已有所增加。同時,中國對韓國流行文化的影響也令眾多韓國人反感。今春,一部巨資製作的電視連續劇播了第二集後便告停,原因是,不少韓國人認為,受中國審美因素干擾,該劇「扭曲」了韓國歷史。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