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領導時尚新潮,全球最「酷」在亞洲

斯蒂凡.克魯茨曼2005年1月28日

亞洲經濟起飛主要是靠模仿西方高品質產品,這已經是十分落伍的偏見。如今,領導世界消費品新潮流的是東京、香港、漢城和上海。在香港,如果你使用的手機還是半年前的款式,人們會建議你去看看病。用不了多久,亞洲人到歐洲來恐怕僅僅是為了看看那裡的博物館,然後感慨說:「歐洲人當年就是那樣生活的。」

誰能與中國女孩比酷?圖片來源: AP

日本、中國和韓國在產品設計上早已經不再是只會模仿歐美的小學生。正在舉行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來自亞洲的大企業家們以非常自信的潮流領導者的面目出現。在論壇活動期間舉辦的一個「酷在亞洲」的研討會上,世界第一大體育用品商、美國的耐吉公司的兩位高級經濟乖乖地坐在台下當觀眾,聽取來自東京、上海、香港和漢城的明星企業家們講解什麼樣的產品才叫「酷」。

「酷」-消費產品想要在亞洲市場上獲得成功,就必須要「酷」。不管是鞋、手機還是電視節目,如果不「酷」,就被「槍斃」。

但是,什麼才是「酷」?「酷」,就是與眾不同;「酷」,就是激動人心,標新立異;「酷」,就是讓人產生靈感,就是吸引眼球,就是時髦而非主流。「酷」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不落窠臼的思維方式。為了告訴歐美的聽眾人什麼叫「酷」,來自香港的TOM集團的行政總裁王行將他的亮藍色的、可折疊的名片散發給台下的聽眾,然後說:我的名片就是「酷」。

「酷」能帶來經濟回報。在印度,韓國三星的幾款電子產品就是靠「酷」的設計,可以在價格上提高30%而不怕嚇跑顧客。在三星公司,很多年輕的工程師和經理人員都是受過西式教育,知道怎樣把亞洲的傳統和西方的效率有機地結合起來。


很多歐洲人可能不會想到,日本才是「酷」的麥加聖地。在過去的十年裡,島國日本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消費亞文化,現在世界各地的從事創造性產品設計的人都將目光轉向日本。耐吉公司的設計師們的靈感幾乎全是來自東京、上海、倫敦和洛杉磯。

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國家像日本那樣對新產品新式樣的追求如此飢渴。在日本,消費者簡直就是「黑洞」,一種新潮流一進入市場,就吸吞進去。在東京有一家專賣時尚品的小店,每個月貨架上上一次最新款式的貨物,通常這個店每個月只開張兩天,因為兩天之後貨架就銷售一空了。

亞洲市場商品上商品更新換代的速度讓人目不暇接。韓國張大煥傳媒集團平均每兩個月就推出一款新手機,有上百萬的韓國人使用手機來收看50餘家電視台的節目。

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活動期間,香港的一位老闆在所下榻的一家瑞士飯店指著房間內的看上去有年頭的鄉村風格家具說,「飯店裝修成這樣,在中國肯定是沒人來住的」。

亞洲市場的這種快節奏也開始東風西漸。在歐洲,追逐「酷」的主要是青少年。歐洲廠商們現在必須開始提高警惕,奮起直追,否則用不了多久,歐洲就「酷」不過亞洲了。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