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風暴後的寧靜: 香港示威民眾72人受傷

2019年6月13日

經過一夜動蕩,大部份民眾都已散去,香港街頭暫時回歸平靜。清早,數百位防暴警察在晚間重新整隊,示威者則整理食糧、飲用水、護目鏡與頭盔。街上到處是散落的紙屑。

Hongkong Protest gegen Auslieferungen nach China & Ausschreitungen
警方稱在13日上午6時完成清場,街上民眾散去,餘下垃圾、紙屑、雨傘,一片狼藉圖片來源: Reuters/T. Peter

(德國之聲中文網) 香港政府網站今早時6發布公告,基於保安理由,添馬政府總部今日和明日(6月13日及14日)暫停開放,同事無需返回政府總部工作,並應按照所屬決策局或部門的應變計劃工作。所有訪客活動亦會延期或取消。

港鐵今早5點7分曾經表示金鐘站如常開放,但半小時候又發出修正訊息,指金鐘站今早將關閉,列車不停靠金鐘站。

昨日上萬人聚集的抗爭現場今早顯得異常寂靜。就在12小時前,香港反修例群眾包圍立法會,防爆警方在下午開始清場,以橡膠子彈、布袋彈、催淚水劑、胡椒噴霧驅離示威民眾,民眾則投擲磚頭和鐵馬還擊。

據路透社報導,截至周一清晨1點鐘,有至少72人送醫救治,分別為50名男性與22名女性。有41人已經離開醫院,19人狀況穩定,10人還在救治當中。其中有一名香港電台司機,在路邊車內休息時,頭部被催淚彈擊中,瞬間血流如注,失去知覺送院。

昨日,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涂謹申認為,警方施放的布袋彈與橡膠子彈有一定威力,近距離發射仍可以致命,不明白為何這麼多群眾仍要開槍。

催淚彈若近距離發射,同樣具有殺傷力圖片來源: Reuters/A. Perawongmetha

香港特首稱「暴動」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晚間發表電視錄影發言,談話中三度形容金鐘發生的衝突是「暴動」。她說,公然發動暴動不可能是愛護香港的行為,有人不顧市民安危,佔據和堵塞馬路,癱瘓交通,嚴重社影響社會運作,甚至令想和平表達意見的市民、記者、警察和公務員,安危受到嚴重威脅,必須予以強烈譴責。她說: 「不論贊成、反對,表達意見的方式都有底線。如果用激進、暴力的手段就可以達到目的,這些場面只會越演越烈,肯定對香港帶來傷害。」

面對林鄭月娥仍然拒絕撤回修例,大律師工會主席戴啟思去信林鄭,以紐西蘭政府拒絕中國移交疑犯金京燁作為案例,表明對內地人權保障與司法制度的不信任,要求林鄭撤回法案。

香港記者協會發出公開信,表示警方在清場行動中,出現粗暴並且干預傳媒採訪的行為和言語。多達15位記者儘管已經出示證件,均未獲理會,仍然遭到驅趕、搜查和推撞,還用強光照射鏡頭干擾攝影。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D. de la Rey

歐美關切民眾 中國堅定支持修例

曾經是香港殖民母國的英國,其首相特蕾莎梅(文翠珊)表示,香港的引渡條約需要尊重載列於1984年的《中英聯合聲明》中,保障權利和自由的部份。她也說,鑑於大量英國公民在港,擔憂修訂的潛在影響。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墨格裡尼(Federica Mogherini)說,歐盟國家理解香港人對修法的擔憂,呼籲港府尊重民眾集會以及和平、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利。

延伸閱讀: 香港在淪陷 西方也有罪責

在香港警察朝著丟擲寶特瓶的示威民眾施放催淚水劑與橡膠彈之後,美國總統川普被記者問到對香港抗議的看法。他說: 「有一百萬人,是我至今看過規模最大的抗議。」他接著說:「我希望中國和香港可以找到方法解決。我瞭解示威遊行的原因,但是我確定他們會找到解決方法。我希望他們可以和中國一起找到解方。」

美國議長佩洛西指出,香港特區政府修訂逃犯條例若通過,美國或將重新評估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是否仍擁有高度自治。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對美方有關人士就特區修例發表不負責任的錯誤言論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耿爽在回答記者有關香港的提問時,多次重申中國中央政府堅定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推進修訂「兩個條例」工作。

圖片來源: Reuters/T. Siu

德國外交部在官網發布聲明表示,德國正在評估一旦逃犯條例修利通過,雙邊引渡條約是否能夠繼續實施。

德國也是與香港簽署引渡協議的國家之一。 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主席、自民黨議員延森(Gyde Jensen)指出,如果香港的逃犯引渡條例修正案獲得通過,德國政府就必須重新考慮德國與香港之間已有的引渡協議。 她對德國之聲表示,百萬香港示威者走上街頭抗議,這些年輕人的勇氣應當得到認可,而不應當被香港特區政府所蔑視。 「香港當局必須盡全力維護人權的普世性,並且化解公民社會與政府之間的僵局。 中國對權力有著肆意的渴求,正在埋葬香港的自治、人權和基本自由權利。 而為此付出政治代價的將會是香港的民主派人士。 」

羅法/夏立民(路透社、美聯社)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