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風雨35年-記馬克思故居館長佩爾格

2002年2月6日

漢斯.佩爾格-這位馬克思展覽館和研究館第一任館長在工作了35年之後明年三月即將進入退休之年。展覽館設在特裡爾市馬克思的出生地。在佩爾格的領導下,這家德國唯一的一家馬克思紀念館,其學術研究的意義超出了展覽館的意義。

卡爾.馬克思像圖片來源: AP

這位63歲的老人說,他所關心的是,馬克思是一位為道德的、理智的法治國家而戰的歷史性人物而並非是對這位科學社會主義創始人政治和意識形態方面的評價。佩爾格的職務將由波昂的歷史學家貝阿特裡克斯.布維耶接替。

佩爾格是德國馬克思歷史批評性研究方面的權威。他1988年在民主德國時期被授予博士學位。

國際馬恩基金會業務代表曼弗裡德.諾伊豪斯將馬克思故居稱作全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的一座寶庫。.諾伊豪斯介紹說,佩爾格及其手下工作人員做了大量嚴肅縝密的工作,例如馬克思和恩格斯未署名文稿的整理工作。

佩爾格這位研究馬克思的社民黨歷史學家在西方踏入的是一個新天地。五六十年代,僅僅是那些新教和天主教的神職人員開展了對馬克思的研究。研究是內行的,但卻是否定性的。1968年,當學生運動主宰政治氣候時,佩爾格在特裡爾開始了從零起始的研究。佩爾格回憶說,在那所由社民黨、工人福利組織和私人合用的房子裡舉辦了馬克思誕辰150周年國際展覽。

展覽館開放初期每年接待大約1800名來訪者。東歐社會主義陣營解體後,每年也吸引了3萬多名來訪者,其中主要來自亞洲和美洲。參觀者中有演藝界明星,也有政治家,如前東德首腦昂納克,聯邦總理柯爾以及維利.布蘭特,他曾作為社民黨主席和聯邦德國外長主持了展覽館揭幕儀式。

馬克思一家搬到西蒙街前,僅僅在布呂肯街住了一年半時間。1904年,這座巴洛克式房屋才被確認為馬克思的出生地。社民黨1928年買下了這棟房子。1933年到1945年,這裡被納粹沖鋒隊和一家納粹報紙編輯部佔有。

從1968年開始,書籍和檔案資料在這所450平米的房子裡佔據了很大的空間,以至於1983年不得不另外成立了一家研究中心。這家中心目前藏書10萬冊,有13名研究人員,出版了一個系列的39本叢書。這個中心是世界上四家馬恩全集編纂單位之一。大約30名研究人員分別在阿姆斯特丹、莫斯科和柏林從事這項工作。到2015年,計劃中124部書的一半將印刷完畢。這套書囊括了馬克思的全部作品,從馬克思年輕時代的詩集直到『資本論』和『共產黨宣言』。

佩爾格是馬恩全集編委會成員。他認為,東歐社會主義陣營解體後,研究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由於1989年後檔案館的開放,阿姆斯特丹、柏林、莫斯科和特裡爾的研究中心得以開展真正意義上的合作,並首次出版了一大批馬恩遺著。他強調說,柏林和莫斯科黨的機關送來的版本沒有作任何刪改。刪掉的頂多是馬克思的早年詩作以及至今未經處理的馬克思關於德國和俄國歷史的論述。這些將陸續收入以後的學術著作當中去。

佩爾格說,在日本和中國,馬克思這位辯證唯物主義創始人的作品是暢銷書。俄羅斯的需求量也在增加。馬克思的作品在美國大學裡屬於經典文學范疇。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