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軍事外交活動--北京香山論壇--本周日(10月29日)開幕,将延續至周二(10月31日)。今年的主題為「共同安全、持久和平」。據中國官媒報導,討論議題包括中東安全新架構、烏克蘭危機等。
中國目前國防部長暫時空缺,而國防部長通常是香山論壇的主持者。幾天前,中國當局正式解除了李尚福的防長職務, 但沒有立刻任命接替者。路透社此前曾報導稱,已經消失在公眾視野兩個月的李尚福因為腐敗問題在接受調查。
軍方高層代替防長出席香山論壇 中國官方選擇用比防長級別更高的軍方領導人代替出席香山論壇。據中國官媒報導,兩位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何衛東周六分別與寮國、蒙古、越南國防部長等官員舉行會晤。路透社報導指出,張又俠和賀衛東在中國軍方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中央軍委主席是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
張又俠將在周日的招待晚宴上致辭,並在周一發表主旨演講,在往年通常由中國國防部長發表該演講。
路透社報導稱,中國希望利用這次論壇宣傳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關於建立一個更安全世界的願景,並拉近與發展中國家的距離。 中國目前面臨著美國及其盟友為遏制其軍事野心而加強協調的處境。
圖為2023年10月29日,中國儀仗隊在即將舉行的香山論壇會場行進圖片來源: Ng Han Gua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論壇呼籲發展中國家「反對冷戰思維」 活動主辦單位官員、香山論壇籌備工作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趙羽飛介紹說,本屆論壇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深入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二是緊扣國際社會安全關切;三是廣大發展中國家集體發聲。」他提到,論壇將呼籲發展中國家「反對集團對抗和冷戰思維」。
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稱,「本屆論壇參會代表數量和層級創歷史新高,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國際和地區組織的參與度大幅提升」。
據中國媒體澎湃新聞報導,截至10月25日,已有俄羅斯、美國、英國、沙烏地、伊朗、巴西、印尼、越南、柬埔寨、斐濟等90餘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官方代表團確認出席。「其中,國防部長級和軍隊總長級代表30餘位。」
俄防長紹伊古是否會出席?西方哪些官員來? 除了中國國防部長空缺之外,據路透社報導,原本計劃作為周一開幕式首位演講嘉賓的俄羅斯防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目前也尚未出現在周日的議程上。
計劃作為周一開幕式首位演講嘉賓的俄羅斯防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圖左),目前尚未出現在周日議程上。圖為紹伊古2023年4月18日在莫斯科接待來訪的時任中國防長李尚福的圖片。目前李尚福已經被免職圖片來源: Russian Defence Ministry/REUTERS 美國國防部派出了一個代表團,由美國國防部副部長辦公室的中國事務高級主任卡萊斯(Xanthi Carras)率領。
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法國等一些歐洲國家計劃從派出一個小型代表團。一位北約官員說,北約代表團將由其安全政策主任史密斯(Wendin Smith)率領。
路透社報導指出,西方國家對於香山不是很熱衷,或者不派人參加,或者只派出小規模、低級別的代表團。西方更願意在每年於新加坡舉行的香格裡拉對話上討論國際安全問題。
與此同時,兩位國防外交官告訴路透社記者,這次香山論壇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與中國高級國防官員和軍事領導人接觸、建立信任,這在危機時刻是至關重要的。路透社沒有透露這兩位外交官的身份,但表示這兩個國家派出了部長來參加今年的論壇。
(路透社等)
©2023 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
「全球南方」(the Global South)和「全球北方」(the Global North)並非地理術語,而更多是經濟術語。它們包括哪些國家? 「南北分歧」、「南南合作」這些字眼指的又是什麼?為何「全球南方」的概念近來頻頻出現? 圖片來源: 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在冷戰時期,根據意識形態不同,世界被劃為東西陣營。西方資本主義陣營被看作是所謂的「第一世界」,東方社會主義陣營被看作是「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常常是指經濟水準更為落後的「南方世界」。這種分類如今已經過時。冷戰結束後,按社會經濟和政治特徵劃分的全球北方和全球南方的概念變得更為流行(圖為1955年的第一次亞非會議)。
圖片來源: 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簡單來說,全球南方的特點是低收入、人口密集、基礎設施差,可以理解為發展中國家、低收入國家。另一邊的全球北方則主要是指發達國家、高收入國家。「南北分歧」(也稱作「南北差距」,North-south Divide)等術語被廣泛使用。這裡的「南」、「北」並不是指地理方位上的南與北。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epa/N. Shrestha/S. Chirikov 公開學術資料顯示,一般來說,全球北方的定義包括美國、加拿大、幾乎所有歐洲國家、以色列、塞普勒斯、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澳洲和新西蘭等。不過,國際對於全球北方以及全球南方的劃分並沒有公認的界定,也存在爭議和不同的解讀。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R. Rahman 針對全球南方也有著多種解讀。World Population Review網站指出,傳統上,全球南方指的是不發達或經濟處於弱勢的國家。這些國家在歷史上常面臨全球北方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的殖民統治。不過,也存在其他定義,用全球南方來泛指那些受到資本主義全球化負面影響的國家。一般認為全球南方由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太平洋島嶼以及亞洲的發展中國家組成。
圖片來源: Munir Uz Zaman/AFP/Getty Images 如同印度、巴西一樣,中國也自己看作是全球南方國家。聯合國南南合作金融中心有一份全球南方國家名單,該名單目前包括78個國家,名單也被稱為「77國和中國」。
圖片來源: La Nacion/ZUMAPRESS/picture alliance 南南合作(SSC)是決策者和學術界用來描述全球南方國家在各個領域交流與合作的一種術語。公開資料顯示,南南合作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55年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的萬隆會議(圖),被認為促進了南南合作的形成。聯合國在2003年12月23日通過的58/220決議中,將每年12月19日為南南合作日,後來又改為9月12日。
圖片來源: 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一段時間以來,「全球南方」成為輿論熱詞(圖為2021年的金磚峰會,金磚強調南南合作)。印度2023年初舉行了「全球南方國家之聲」線上峰會;日本在接任G7輪值主席國時主張加強與全球南方的關係;2023年2月的慕安會還設置了「南北合作」專場,強調西方要爭取全球南方。這些變化與俄烏戰爭以及中國崛起不無關係。華盛頓外交關係委員會的菲克斯(Liana Fix)對DW表示,西方正在努力防止俄羅斯在烏克蘭取得勝利,也在試圖制衡正在崛起的中國。「西方第一次要依靠全球南方國家,而這些國家第一次可以反過來利用其對西方的影響力。」
圖片來源: BRICS Press Information Bureau/AP/picture alli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