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為期3天的北京香山論壇週四(9月12日)登場;有分析認為,此一論壇跟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的抗衡與較勁意味濃厚。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告訴DW,香山論壇「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但對中國而言,重點不在於在會上籤署或達成具體協議,而是在自身「主場」展現態度、對外宣傳。
林穎佑表示:「它(中國)要做的是先拉抬這個會議,讓香山論壇的地位可以跟香格里拉相提並論,或是並駕齊驅,然後變成一個它自己操控的主場,利用這個機會去宣達它(中國)想要的事情,以及利用這個機會來跟其他國家互動。」
中國官媒過去多次批評香格里拉對話是「西方搭台的國際安全論壇,體現了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大國意志」;相較之下,香山論壇「始終秉持平等、開放、包容、互鑑的精神……促進安全合作提供平等發聲機會」。
美國防長奧斯汀今年6月在香格里拉對話上表示,雖然亞太緊張局勢升級,但與中國的戰爭既非迫在眉睫,也非不可避免。他還重申與中方恢復對話、避免「誤判和誤解」的重要性。(資料照)圖片來源: Chad J. McNeeley/US Dod/EPA 今年6月的香格里拉對話上 ,美國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和中國防長董軍分別發表演說。董軍 稱北京「以和為貴」,並批評美國才是「搞集團對抗」造成亞太地區情勢緊張的「外部勢力」;這番言論遭他國代表質疑,中方實際所作所為,與其所言以「和平發展道路」為核心的區域安全決策「完全相反」。
今年的香山論壇,則以「共築和平、共享未來」為主題,並強調「全球南方」的參與。據官方統計,今年有來自100多國的500多名代表,其中包含30多名各國國防部長和軍隊總長,以及北約、歐盟等國際組織的代表;北京形容,這屆論壇「參會人員數量和層級再創新高」。
林穎佑表示,在中國力圖發展為「大國」的過程中,舉辦的會議規格如何、外界如何看待,都是觀察重點。「在香格里拉,他(中國)一定要去展現很強硬的一面,但是如果今天是在他自己主場,他還要展現這樣的狀況嗎?」
華府的蘭德智庫(RAND)專家郭泓均(Raymond Kuo)則向DW表示,香山論壇可以視為中國在區域內擴展安全與軍事影響力的方式,其中也包含跟美國的互動。
進一步加強美中軍事溝通? 照慣例,中國派出國防部長董軍出席香山論壇,並在首日的開幕式上發表演說。
美國這次由五角大廈內負責中國、台灣和蒙古事務的副助理部長蔡斯(Michael Chase)參加,官員層級比去年與會的國防部副部長辦公室中國事務主任卡拉斯(Xanthi Carras)更高。
郭泓均認為,不需過度解讀美方的官員層級 ,因為2019年美方出席香山論壇的施巴拉吉亞(Chad Sbragia)當時的職位也與蔡斯現職相同。
林穎佑則表示,蔡斯可以稱得上美國的「中國通」,由「瞭解中國、特別是對於解放軍有長期認識的人,來跟解放軍接觸,是希望能夠瞭解現在解放軍的狀況」。
美中軍方之間的往來 ,自2022年時任美國眾院議長佩洛西 (Nancy Pelosi)造訪台灣後,遭中國單方面切斷;自去年11月舊金山「拜習會」 以來,又逐步恢復溝通。
美中兩國領導人周三在加州三藩市舉行了會晤。在會晤前一次又一次的情況通報會中,白宮官員試圖降低人們的期望,不要指望三藩市會晤可以像以往這類峰會那樣產生什麼具體承諾。從雙方在峰會結束後的通報中也可以看出,會晤成果僅包括美中兩國合作打擊毒品和恢復兩國軍方高層交流等為數不多的內容。會晤結束的當晚,習近平出席了一場美國商界巨頭雲集的商界晚宴。 圖片來源: Xie Huanchi/Xinhua/dpa/picture alliance 11月1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三藩市展開他六年來的首次訪美之行。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以及加州州長紐森夫婦前往機場迎接。三藩市拜習會舉行前,美國政府一名高階官員曾表示:「激烈的競爭需要激烈的外交來管理緊張局勢,防止競爭演變為衝突或對抗。」在這場高層外交成形前,為了重建美中外交通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耶倫、商務部長雷蒙多、氣候特使克裡都曾前往北京訪問。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中國外長王毅舉行過三場會晤。
圖片來源: Xie Huanchi/Xinhua/dpa/picture alliance 當地時間11月15日上午11點,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三藩市以南的費羅麗莊園(Filoli Estate)舉行會晤。雙方與會代表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財長耶倫、商務部長雷蒙多、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裡;中共政治局常委兼中辦主任蔡奇、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兼外長王毅、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等。正式會晤持續兩個多小時。工作午餐餐後拜登和習近平在費羅麗莊園散步交談。
圖片來源: Doug Mills/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為了舉辦APEC峰會,三藩市展開了城市「大掃除」,街頭垃圾和大量流浪漢統統都被「移走」。加州州長紐森甚至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直言不諱地承認,「清理這個地方,只是因為所有那些高級別的領導人都要來」。這一表述引發了大量批評之聲。很多人批評紐森比起為住在三藩市每天納稅的美國人民改善生活環境,給中方領導人留下深刻印象更為重要。在中國社群網站上,大量網民則是忙著調侃「三藩市爭創衞生文明城市」。
圖片來源: J. Matt/ZUMAPRESS/picture alliance 拜登在會晤前的開場白中強調,面對面的溝通無可替代,「美中之間的競爭不能走向衝突」。他說過去與習近平的會面「坦誠、直接和有益」。習近平則說:「大國競爭不是這個時代的底色,解決不了中美兩國和世界面臨的問題。」他說:「這個地球容得下中美兩國,我們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機遇。」
圖片來源: Doug Mills/The New York Times/AP/picture alliance 美中元首加州峰會的舉行地選在斐洛裡莊園(Filoli Estate)。斐洛裡莊園位於美國加州三藩市以南約40公里。莊園由美國建築大師威利斯‧波克(Willis Polk)設計,建造於1915-1917年。原為金礦主和水務公司總裁威廉‧伯恩二世(William Bowers Bourn II)夫婦。伯恩二世一直遵循人生格言:「Fight-Love-Live——to fight for a just cause; to love your fellow man; to live a good life(為正義而奮鬥,愛你的同胞,並享受美好生活)。」他把三個英文單詞的前兩個字母連起來,就是斐洛裡(Filoli)。
圖片來源: Tayfun Coskun/AA/picture alliance 中國媒體公佈的一段影片顯示,元首會晤結束後,拜登總統將習近平主席送到上車處道別。拜登看到習近平乘坐的紅旗牌轎車時說:「這車好漂亮。」習近平指著汽車的方向說:「我們紅旗車,國產的。」這時有工作人員打開車門,拜登探身向裡望瞭望,然後他說:「就好像我的卡迪拉克那樣。每次我出訪,車都跟著我。你知道它叫什麼嗎?野獸。」然後賓主雙方都笑了。
圖片來源: Li Xueren/Xinhua/picture alliance 會晤結束後美中兩國沒有發表共同聲明。拜登總統單獨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他說:「我相信這是我們進行過的最具建設性和富有成效的討論。」他還表示,雙方在合作打擊芬太尼、恢復軍事接觸和人工智慧安全問題上取得重要進展。被媒體問到是否改變保護台灣免受中國軍事行動的承諾時,拜登重申,美國的一中政策不變。拜登還在回應一個記者的提問時再次將習近平稱作「獨裁者」,「因為他領導一個共產黨國家,所基於的政府形式跟我們完全不同」。
圖片來源: Doug Mills/AP Press/picture alliance 習近平結束了與拜登的會晤後,他出席「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CUSCR)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主辦的商界晚宴活動。他在致辭時說:「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中美關係這艘巨輪避開暗礁淺灘、穿越狂風巨浪,不偏航、不失速、不碰撞?首先要回答的是,中美到底是對手,還是夥伴。這是一個根本的、也是管總的問題。道理很簡單,如果把對方視為最主要競爭對手、最重大地緣政治挑戰和步步緊逼的威脅,必然導致錯誤的政策、採取錯誤的行動、產生錯誤的結果。中國願意同美國做夥伴、做朋友。我們處理中美關係的根本遵循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
圖片來源: Carlos Barria/REUTERS 據報導,多名美國企業巨頭出席這場晚宴。社交平台X上列出的賓客名單中包括包括蘋果CEO庫克、黑石創始人蘇世民、波音公司CEO斯坦‧迪爾、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貝萊德CEO拉蕊‧芬克、輝瑞董事長艾伯樂、Visa公司總裁麥金納尼等。 《紐約時報》上周曾報導稱,晚宴和招待會門票每張售價2000美元。「一位知情人士稱,企業可以花4萬美元購買一桌八個座位,外加習近平那桌的一個座位。」
圖片來源: Carlos Barria/REUTERS
週二(9月10日),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 Paparo)與解放軍南部戰區司令吳亞男通話,美方除了強調持續溝通、避免誤判的重要性,也呼籲中國「重新審視在南海等地運用的危險、具強迫性且可能升級的策略」,中方則僅稱兩國「就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來源指,吳亞男下週還將造訪夏威夷,參加美國印太司令部主辦的防務會議。
郭泓均認為,在中國內部經濟成長停滯之際,北京不希望國際情勢往更緊繃的方向走,因此相較於在香格里拉對話上,北京在這次香山論壇可能更傾向展現較為冷靜、較不強硬的態度。
他進一步指出,中美軍方 存在溝通管道這件事本身是有價值的,特別是在危機發生的時候;不過,雙方有對話,並不等於就能談出具體成果。
「兩邊在根本上相距甚遠,」郭泓均說:「從去年重啟防衛溝通以來……都是在釐清立場、釐清紅線,而不是試圖解決任何潛在的緊張局勢。」
換言之,美中兩國可能都會各自重述自身立場,「某種程度上會互相怪罪」,但不太可能針對南海、台海等議題達成具體合作方案;中國試圖「在敘事與資訊戰方面取得優勢」之際,美國也還是會繼續加強跟菲律賓、台灣、日本、韓國等盟友的關係。
對區域局勢表態 自民進黨籍的賴清德 5月上任台灣總統之後,外界也關注中國在今年的香山論壇,會有哪些針對台灣 的表態。
林穎佑認為,中國會再一次把「台灣事務」形塑為「中國的境內事務,不是國際事務」,並強調「打擊台獨」和「一個中國原則」。郭泓均則預期,中方會重申對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 的解讀。
事實上,中國國台辦在週三(11日)的記者會上也再度提及2758號決議,聲稱這是「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文件」;台灣政府認為中國「曲解」該決議,把它跟「一中原則」做了「不當連結」。
此外,俄羅斯在香山論壇的參與狀況,也是關注重點之一。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歐美質疑中國並未譴責俄國,且仍在提供軍民兩用產品給俄羅斯。中國針對俄烏局勢提出的和平方案,也被批評為模糊不清,缺乏如何結束衝突的具體內容。
郭泓均認為,俄國官員到北京參加香山論壇,顯然也是希望加強雙方關係。「對俄國代表團來說,這是個好機會,可以跟各國會面;在俄國政府官員遭遇許多旅行等限制之下,這是他們(原本)可能做不到的。」
加強「全球南方」話語權?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香山論壇籌委會綜合協調組組長吳建剛強調,本屆論壇希望「繼續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中小國家提供平等對話、集體發聲平台」,同時「加強南南合作、促進南北合作」。
在香山論壇之前,中國主辦的「中非合作論壇」 剛於上週五(6日)落幕。會後,中國宣佈與 53個非洲國家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期盼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非洲在中國之手?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不過,郭泓均指出,中國與非洲的關係主要仍在於經濟層面,而非軍事領域。上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未來3年將為非洲提供500億美元以上的資金,並協助非洲創造100萬個就業機會。
「在常規武器銷售方面,中國仍處於相對次要的地位,」郭泓均說:「他們(中國)與一些全球南方國家的安全關係究竟有多深,這是個問題。」
(DW記者李宥臻對此文有貢獻)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