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七一:他們為何聚集台北自由廣場?

2023年7月2日

「七一」對許多港人來說,是個感受複雜的日子。今年,一些在台港人在台北自由廣場發起了「港殤日」活動。DW與現場多名參與者交談,瞭解他們的「七一」心情。

「港殤日」活動自7點開始,儘管一度下起大雨,現場人群仍未因此散去,數十名港人守候至晚間10時許的默哀儀式後才結束離去。
「港殤日」活動自7點開始,儘管一度下起大雨,現場人群仍未因此散去,數十名港人守候至晚間10時許的默哀儀式後才結束離去。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7月1日標誌著香港主權移交26週年、「一國兩制」50年正式踏入下半場,《香港國安法》也生效逾3年;部分在台港人在這天自主發起「港殤日」活動,意指七一「沒有歡樂,只有傷痛」。

「當香港本土在和平的假象之下,一切好像是慶祝回歸祖國的狀態,但對許多香港人來說這是不值得慶祝的日子,是哀悼的日子。」不畏大雨到場的「香港邊城青年」秘書長Sky說,活動是為哀悼香港「反送中運動」以來,為爭取自由民主犧牲的手足。

在「自由廣場」牌樓之下,立著多張逝世香港人素描畫像與蠟燭,包含「七一銅鑼灣殺警案」的梁健輝、「反送中運動」首名逝世的示威者梁凌傑等,也播放《願榮光歸香港》等香港社會運動代表歌曲。

Sky表示,在《香港國安法》箝制之下,香港本地再難公開悼念這些,在台港人齊聚台北自由廣場是為了表明「海外的我們還記得,沒有把賦予的精神忘記」,「我們答應過會代他們走下去。」

在「自由廣場」牌樓之下,立著多張逝世香港人素描畫像與蠟燭。圖片來源: DW

「悲傷的日子」

特地從外縣市趕來的周小姐也說:「七一是悲傷的日子,不值得慶祝。」移民台灣兩年的她今年50歲,曾在港參與八九六四遊行,也見證九七。她說,回歸那年「沒想到香港會變這樣」,以為簽了《中英聯合聲明》會有承諾,「但原來是可以這樣的嗎?」她指,2019年以來年輕人已令港人看清中共真面目,來廣場是為替無法發聲的人們說話。

在場未戴任何口罩遮蔽面容的她,在被問及會否擔心安危時回應,儘管在香港的家人也提醒在外小心,但「我在自由的地方還擔心(安危)的話,到哪都會擔心,希望在這裡也可以享受自由。」

同樣來台兩年的港人Hugo擔心大雨打濕了紀念白紙鶴,自己買了一叢白花替代,一一分送給在場者悼念。2019年曾親身參與「反送中運動」的他說,過往七一在香港是遊行的日子,現在再無可能。如今自己決心不再返港,要在自由的地方多出現,「讓大家知道我們還在」。

Hugo手持白花,在現場一一分送給參與者。圖片來源: DW

港人移台潮趨緩

曾被中國指控「涉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活動」並關押5年的人權工作者李明哲,是到場支持的少數台灣人。近年,台灣官方有收緊對港政策跡象,港台矛盾逐漸浮出,港人移台潮趨緩,部分在台港人甚至「二次移民」。對此,李明哲認為移民議題與香港議題應該分開來看,關心中港人權也是提醒台灣人「自由不是從天而降,要靠爭取,要有代價。」

李明哲呼籲,台灣除了從過往威權歷史尋找抗中力量,更應借鑑香港教訓,「一國兩制」的下場「台灣人還搞不懂就很有趣了」。

「港殤日」活動自7點開始,儘管一度下起大雨,現場人群仍未因此散去,數十名港人守候至晚間10時許的默哀儀式後才結束離去。

2019年香港爆發規模前所未有的「反送中運動」,港府在北京壓力下於2020年6月30日進一步實施《香港國安法》,其中列名的「四宗罪」令本地政治空間大幅限縮,包含香港已解散的《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支聯會要員李卓人及鄒幸彤等逾百人遭到起訴。據統計,截至今年4月的定罪率高達100%。自2020年以來,港府也未再批准任何七一遊行,過往銅鑼灣的示威人群光景不再。 

港府歡慶回歸26週年

相較於在台港人舉行「港殤日」,香港政府則歡騰慶祝。香港特首李家超出席「香港回歸祖國26週年」升旗儀式及酒會時致辭表示,香港已走在「復常」的快車道上「全速前進」,對香港充滿信心。但同時他指,儘管香港已大致回穩,仍有國家誤判,「刻意針對、打壓」香港的和平發展,亦仍須警惕內部「軟對抗」力量,維護國家安全。

同日,台灣執政黨民進黨發新聞稿批評,北京公然毀棄《中英聯合聲明》與「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對港承諾,大幅限縮香港集會、遊行自由,並沒收民主選舉、抓捕民主人士等,《香港國安法》實施3年後,北京再推《反間諜法》帶給香港更深的恐懼與壓迫,已令「東方之珠」淪為「噩夢之島」。

香港導演:「電影公司的演員內心充滿恐懼」

03:32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