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下周出版《李鵬日記》

2010年6月15日

中國前總理李鵬因其在鎮壓八九學運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直被稱為「北京屠夫」。而目前已經流行於網路的一本據稱出自李鵬之手的日記卻申明鄧小平才是鎮壓行動的最重要決策者。《法蘭克福匯報》認為,李鵬此舉顯然是想在有生之年洗清罪責。

中國前總理李鵬圖片來源: AP

《李鵬日記》下周出版 真偽依然難辨

6月22日,香港將出版發行一本據稱為中國前總理李鵬日記的新書。香港"新世紀"出版社社長、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的秘書鮑彤之子鮑朴說,"這本書將為1989年'六四'歷史事件的拼圖增添一些重要的組成部分。"『法蘭克福匯報』就此寫道:

"因鎮壓民主運動發揮了政治作用,現年81歲的李鵬被異議人士稱為'北京屠夫'。首批獲得此書的香港『南華早報』報導說,這本可能是李鵬日記的新書揭示了當年黨的大家長鄧小平採取血腥行動時的角色。據日記記載,鄧小平很早就認為有必要動用軍隊。據說他說過:'我們要把損失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但也要準備流血'。這樣的描述動搖了鄧小平的形象,1997年去世的黨的領袖鄧小平今天在中國仍被尊為改革開放政策之父。

儘管如此,1989年的歷史並不需要完全重寫。至少在中國境外,大家早就知道,最終是鄧小平做出了動用軍隊的決定。更為有意義的是,健康狀況顯然不佳的李鵬做這樣的敘述看來是想減輕自己的責任。有報導說,幾年前他就曾經計劃出版這本日記,但受到繼任政治領導人的阻撓。

幾天來,網路上流傳著這本日記的複製文本。與用於出版的文稿一樣,想鑑定其真實性很困難。出版者說,只有這位前總理自己出面確認,才能百分之百地得到證實。但估計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6月4日的事件在中國至今仍是禁忌話題,不能公開討論。所以,李鵬為改善自己名聲做出的努力不會有成果,更何況他在這本日記中甚至為軍隊行動辯護,把1989年的'動亂'與文化大革命相提並論,毫無悔過之意。"

北京依然對「六四」諱莫如深

因報導據稱為李鵬日記的新書,6月4日至6月9日,香港『南華早報』被中國境外出版物檢查部門禁止發行六天,官方的理由是"一些文章有問題"。『新蘇黎世報』認為,這是因為有關李鵬日記的報導"觸動了中國政權的神經"。該報注意到,雖然『南華早報』被禁止發行,但李鵬日記已在網路上廣為流傳,打破了中國政府禁止討論"六四"的禁令:

"在中國大陸,對這一話題的討論受到檢查。但在國外註册的網路论壇上,國內外中國人對這本回憶錄展開了熱烈討論。大多數人把李鵬視為'北京屠夫',但也有反對的聲音認為,如果政府不干預,中國也許不會出現經濟騰飛。人們普遍認為,顯然已經患病的李鵬至今沒有表態,但這是一本真實的回憶錄。

『南華早報』駐北京辦事處主任寫道,他不能理解,為什麼中國政府至今不讓討論'六四'事件。現在是進行討論的時候了,以便治癒創傷,使全國團結向前。"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