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回歸十五年:漸失民主與自由?

2012年6月28日

香港《大公報》發表評論,認為香港回歸15年來, 「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開創了全新局面。且中央政府一直對香港鼎力扶持。但香港泛民主派表示,中央政府對港經濟政策背後,對香港政治、法治、言論自由等核心價值進行干擾。

West Kowloon, 10 Uhr Hier entsteht Hongkongs Kulturmeile: im Schatten monumentaler Finanztürme und Wohnmaschinen. Das Gelände des 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umfasst den gesamte Uferstreifen im Vordergrund. Neben dem Museum M+ , das schon 2017 eröffnen soll, sind Opernhaus, Konzerthallen und Tanzbühnen geplant. Nur zwanzig Prozent der Baufläche sollen als Shoppingmall genutzt werden - für Hongkong erstaunlich wenig. Foto: West Kowloon Baugelände, Mai 2012, Rainer Traube
Bildergalerie Hongkong im Bilderrausch圖片來源: Rainer Traube

(德國之聲中文網)6月28日,中新網源引香港《大公報》評論,指香港回歸15周年以來,實現了"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也推出系列"挺港"經濟措施。今年7.1也是特區行政長官換屆時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於6月29日抵港訪問,並主持新特首宣誓就職典禮。

香港特區中國政協委員劉夢熊對德國之聲表示,香港回歸15年來,中央政府總的來講恪守了"一國兩制"原則,香港到目前也擁有基本的新聞、遊行示威自由等,包括並未限制市民、泛民主派、法輪功團體等的意見表達,以及香港每年一度的"維園六四燭光晚會"等,另外中央政府開放自由行、實行對港經濟扶持政策。

對此泛民主派人士香港立法會議員、支聯會主席李卓人、香港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並不認同,指中央政府對港的經濟政策是建立在雙方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的,香港作為自由港也對中國經濟有著特殊的價值。透過中央政府經濟扶持政策表象,更多的是對港政治民主、法治、言論自由等核心價值的慢慢侵擾,面對漸失民主的自由的香港,香港市民亦感受到危機。

Chi2806 Hong Kong - MP3-Mono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李卓人、何俊仁也向德國之聲透露,香港警方已經全面佈署胡錦濤到訪的安保力量,所批准的社會團體抗議區域與胡錦濤到訪之處隔離甚遠。因"李旺陽死亡事件"和最新爆發的候任特首梁振英隱瞞僭建一事,點燃民眾怒火,他們預計胡錦濤到訪時,會有大批香港市民到參加抗議和示威活動。抗議的主題包括"平反六四"、"要求釋放劉曉波"、"要求調查李旺陽死因"、"實現雙普選"、"抗議梁振英失當行為"等,但是否達到2003年"七一遊行"的規模,目前還無法預估。

6月10日,香港市民的「要求調查李旺陽死亡真相」集會圖片來源: DW

"經濟政策不是干預'一國兩制和高度自治'的理據"

何俊仁表示,透過本屆香港特首選舉的整個過程,既可證明中央政府在政治上對港府的干擾:"確實梁振英的競選和他的工作,很多時候是在中聯辦背後的支持下完成和推動的。我們也非常擔憂在他上台後,中聯辦繼續加強對香港政治的干預。"

何俊仁認為,不能因為中央對港經濟扶持政策,從而忽視中央政府逐漸加強控制香港的態勢:"總不能以為可以利用經濟的支持,來換取我們的高度自治、法治和民主,我們不會因為中央政府經濟上的一些好處,忘記我們對民主的要求,我們也不認為他們提供經濟上的支持就有理據可以干預香港,這些干預會對'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構成嚴重的損害。"

何俊仁(前排右二)、李卓人(前排右三)赴奧斯陸參加劉曉波諾貝爾和平獎頒獎禮圖片來源: AP

何俊仁也指從今年開始不斷爆發出的曾蔭權、唐英年、梁振英等涉貪腐和其他如僭建、不誠信等行為,是因中國內地官場貪腐風氣蔓延至香港:"內地的一些政治文化、社會風氣,我們要全力去抗拒。"

"中共政權不允許香港有民主"

李卓人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即使從中央政府與香港經濟關係來看,也並不是中央政府一面倒地支持香港,香港為自由港和金融中心,很多中國內陸企業透過香港進行國際融資,包括大陸開放自由行也是緣於香港本身在市上的競爭力優勢,香港回歸十五年,不能單從經濟層面來看中央政府和香港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要觀察香港政治現狀。

"《基本法》有一個承諾,我們有普選權,包括選舉特首和立法會。但中國人大會議在2007年、2008年時否定了中共否決香港於2012年實行普選行政長官及全體立法會議員。到2012年再一次否決。中央已經兩次否決了我們普選的訴求,我覺得這是很大的干預,也是在政治上中共政權不允許香港有民主;中央說給香港人民主,我們也不敢相信,除非中國民主化否則香港很難有民主。我想強調中央打壓香港政治,香港有很多人也是這樣看。"

李卓人也介紹因為香港政府嚴密佈置安保力量,泛民主派和市民很難直接讓胡錦濤聽到他們的訴求:"胡錦濤的警察再保護,我們也要在最接近胡錦濤的地方表達,也希望中央聽到我們的聲音。"

作者:吳雨

責編:李魚

香港回歸十五周年大事記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歸中國。中央政府欽定產生的首屆特首董建華任職;

1998年5月,香港舉行回歸後的首次立法會選舉;

2001年2月,反對中央政府干預香港事務的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被迫辭職,曾蔭權接任。

2002年6月,香港法院判16名在中聯辦外抗議的法輪功人士有罪;

2003年3月、4月,香港爆發"非典"(SARS)

2003年7月-中國總理溫家寶到訪香港,50萬港人舉行大型"七一遊行",反對《基本法》第23條;

2004年4月,中央政府要求香港的選舉中任何改變都必須得到中央批准。且有權否決要求香港的民主提案。

2004年7月,再有20萬人遊行抗議,以反對中央政府否決香港對特首的普選訴求。

2005年3月,董建華以健康理由提前辭職;

2005年6月,曾蔭權繼任特首。

2005年5月,香港最高法院推翻8名法輪功成員的有罪判決;

2005年6月,數萬香港市民發起紀念"六四事件"16周年活動;

2007年4月,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贏得連任特首;

2007年12月,泛民主派發起香港市民反對中國人大否決普選的遊行;

2008年11月,香港受金融海嘯衝擊;

2009年7月2日,部分參加"七一遊行"的人士在香港政府總部門外靜坐抗議,警方以武力舉一反三場並拘捕數百人;

2010年1月,香港舉行元旦遊行,爭取2012年雙普選,要求釋放劉曉波,反對高鐵等。

2011年1月,香港支聯會主席司徒華病逝;

2011年7月,香港亞洲電話誤報前中國領導人江澤民死訊,引發軒然大波;

2011年11月,香港舉行第四屆區議會選舉;

2012年1月, 北大教授發表"香港人是狗"言論,引發中港矛盾;

2012年3月,梁振英當選第四屆香港特首即行政長官;

2012年6月,"維園六四燭光晚會"創新紀錄,共有18萬人參加,其中很多來自中國大陸;

2012年6月,因中國內地維權人士李旺陽異常死亡事件,香港爆發規模較大的遊行示威活動,要求中央政府公示李旺陽死亡真相。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