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香港報刊評人大國安立法

文山 摘編
2020年5月22日

中國全國人大擬繞過香港立法會,直接將國家安全法案納入《基本法》附件三。這一事實上架空「一國兩制」的法案,在香港不同派別的報紙中引發了怎樣的反響?

20 Jahre Rückgabe von Hongkong an Chin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dpa/K Cheung

(德國之聲中文網) 《明報》刊發社評認為,這「標誌香港內外危機不斷加深,情況沒有最壞只有更壞,唯盼港人半世紀血汗換來的成果,不會在內外政治夾擊下毀於一旦,一國兩制特殊處理香港事務的大方針可以維持不變。」

題為「人大出手國安立法 何去何從港人忐忑」的文章指出,「香港立法維護國家安全問題討論多年,最終變成中央直接出手,這對香港和中央都不是好事。未來一段時間,香港局勢可能更趨緊張。」文章認為,基於種種歷史和政治原因,香港一直未有完成國家安全立法。「數年前,有人提出根據《基本法》第18條,將內地《國安法》放入《基本法》附件三,直接將法例引入香港,維護『一國』,各方普遍認為這並非好選擇,由香港在合適時機自行立法,仍是最佳處理,可以減少對『兩制』的衝擊。未料過去兩年香港局勢急轉直下,各方原先最不希望出現的情況一一發生。」

作者感嘆,中美角力由暗鬥競爭轉為明爭對抗,而「香港身處驚濤駭浪之中,猶如一葉輕舟,身不由己,未知何去何從。中美鬥爭敵對猶如當年美蘇,香港突然由兩地經濟合作的橋樑,變成政治惡鬥的戰場。白宮為了遏阻中國崛起,挑戰美國國際領導地位,出盡各種手段,其中之一是操作『香港牌』;去年的反修例風暴,則從內部大幅改變了香港的政治社會生態,反對力量急速膨脹,港獨亦由暗轉明,『只有兩國,才有兩制』、『香港獨立,唯一出路』等口號說得清清楚楚,不再遮遮掩掩。」

「香港成為各股力量政治混戰之地,戰場之下難有完卵,不同陣營總會說錯在另一方,亦總有人會問,如果昔日關鍵時刻作出不同選擇,例如2003年23條立法通過、2015年政改過關,結果會否不同,然而歷史沒有『如果』,香港走到如斯田地,各方都有責任。香港危機已經來到臨界點,無人能預測一兩年後局面如何,唯盼港人數十年辛苦建立起來的法治、制度、繁榮和穩定,不會毀於一旦。」

全國人大有可能在5月28日就香港國安立法進行表決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N. Han Guan

泛民派報紙擔心後續黑箱操作

香港《蘋果日報》以「中共權力的洗白機器」為題,擔心北京在「積極一國兩制」的策略轉變下,《基本法》中沒有明示的對港各種干預權力,都會在「中央授予香港特區多少權,特區就有多少權」的黑箱中陸續登場。

作者寫道:「從現實來看,單一制與一國兩制在字面上就相牴觸,香港到底是實施一制還是兩制?自圓其說的解釋只能是:單一制對內訓誡,讓香港臣服於中央統治;兩制則對外宣示,讓香港成為中國的白手套。如此撕裂而破綻百出的權力合法性解釋,正是近年來香港陷入困境、抗爭蜂起的原因所在。中央授權論的正當性缺失,並不在於所謂單一制與聯邦制的區分,而在於民主與專制的對立。」

文章隨後引述華東政法大學前副教授張雪忠的觀點指出,北京的中央權力本身就缺乏人民授權,中國憲法也不過是自相矛盾的「偽憲法」。作者駁斥「中央授予香港特區多少權,特區就有多少權」的觀點指出,「從天賦人權的價值觀來看,『法無禁止即可為』,即:除法律規定的外,一切『剩餘權利』皆屬人民,而非政府所有。……如果說所有權利都由統治者授予,那麼被授權者的身份只有兩種:奴隸和囚徒,700萬港人可接受這種命運嗎?」

建制派報紙稱只要「愛國愛港」就無需擔憂

《文匯報》社評則認為,「人大為港立法護國安 合法合理天經地義」,認為這可以「堵塞香港的國安漏洞,依法懲治極少數實施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人,有利於『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呼籲「香港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應該明白中央對香港和港人負責的良苦用心」。

作者指出,「『港獨』和本土激進分離勢力活動日益猖獗,無底線的社會攬炒、經濟攬炒、政治攬炒愈演愈烈,本土恐怖主義的暴力活動更不斷升級,威脅香港的法治安定,如果不予以制止,香港將被推入無底深淵;大大小小的反中亂港政棍『告洋狀』、叫囂『為美國而戰』,公然尋求外部勢力制裁香港,『港獨』、『台獨』明目張膽相互勾連,企圖把香港作為遏制中國的棋子,變成顛覆中國的橋頭堡。」

文章認為,「國家安全是香港發展的最重要條件,維護國家安全就是維護香港的根本利益。」此次立法行動,「只會針對顛覆國家政權、分裂國家、恐怖活動,以及外部勢力滲透和策動破壞的行為,針對的是極少數實施危害國家安全行動的人,目的是為國家安全『修補漏洞』,為基本法打上補丁,對『一國兩制』加裝防護罩、畫明紅線,絕不會影響『一國兩制』的落實。對於廣大遵紀守法、愛國愛港的香港市民而言,更不必擔憂依法享受的人權和自由會被削弱,反而會因為知所行止而更有保障。」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