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媒體對六四的省思

2011年6月5日

今年是"六四"二十二周年,香港媒體也進行了大幅的評論和紀念;除此之外,香港媒體本周關注的焦點還有:劉曉波獄中處境艱難;公民獨立參選考驗北京雅量。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Thousands of people raise candles during a candlelight vigil at Hong Kong's Victoria Park Friday, June 4, 2010, to mark the 21st anniversary of the June 4th military crackdown on the pro-democracy movement in Beijing. (AP Photo/Vincent Yu)
香港每年都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辦六四追悼會圖片來源: AP

"六四"二十二周年之際,香港《明報》發表社會,題為《走出六四歷史傷痛 國家才可真正和諧》。社論寫道:"22年前被暴烈手段鎮壓下去的那一場愛國民主運動,只要一日未獲平反,則不但人民無法釋懷,當權者也難以安寢。我們認為中共要拿出勇氣,推動和解,撫平傷痛,平反六四,帶領人民一起走出六四陰影,使國家徹底拋開這個包袱,建設真正和諧的國度。"

《明報》繼續寫道:"要治療六四事件的傷痛,以目前內地情,若要一步到位,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矛盾和紛爭,按部就班是較佳選擇。若要推動和解並以最終平反六四為目標,現階段從人道主義入手,例如協助有需要的死難者家屬解決生活困難、准許去國異見人士返國等,都是當局可以先做的事。當然前提是官方和民間要有共識,實行人道主義救助之後,不能迫使死難者放棄追查真相和追究責任。只有這樣,六四事件才算真正走上和解之路,而只有中共當局才可以創造這樣的局面。"

該報最後寫道:"六四事件22年以來,中國的經濟取得巨大成就,但是整個國家的處境和所面對的問題,不但未見有改善,反見有惡質化之勢。……近年中共當局一直強調維穩,而維穩費已經多過軍費,反映當局對民情的憂慮。但是,當局愈維穩,社會愈不穩,說明高壓措施所打造是「假穩定」,只有開展真正體制改革,才可能締造真正穩定、長治久安的局面。我們認為,所謂研究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如果仍然以「高壓」來對付人民,此乃歪路,包容「異質思維」,接受「維權就是維穩,維權才能維穩」的道理和實踐,才是正途。六四事件之後,政治改革停滯,中共掌握絕對權力導致的絕對腐化,是內地深層次矛盾的根源。中國目前宛如坐在翻滾沸騰的壓力煲之上,若有什麼事故發生,已非中共存亡的問題,而是涉及國家民族生機的大事,作為中國的執政黨--中共有責任帶領人民安然渡過險境。我們認為,由和解到平反六四,是使中國體制從僵化到活化,以適應時代轉變和需求的第一步。"

學生聚集廣場圖片來源: 64memo

《明報》本周還發表報導《劉曉波斷音訊8個月,妻續受監視》。報導寫道:"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民運人士劉曉波已經8個月音訊全無,自從其獲獎以來,就斷絕一切書信、電話及探視,其兄長表示擔憂其在獄中的健康狀況。其妻劉霞仍然受到監視,只允許與其父母通話,每周在受監視的情況下與父母見面2小時。……人權民運訊息中心指劉霞現時被嚴密監視,電話無法打入,只能打給父母家中,每周可以回父母家中一次,大約2小時,全程有公安陪同。"

另外,最近中國大陸公民獨立參選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香港《東方日報》發表評論,題為,《獨立參選冒起,考驗中共雅量》。

評論指出:"以往內地的區縣人代選舉,被牢牢控制在執政當局手中,選出的人民代表不是政府官員,就是與政府關係密切的商人、藝術家等,這些人最後都變成政治傀儡,不僅沒有參政議政能力,而且還為政府背書,更不用說為百姓出頭維權。……隨著經濟發展以及百姓民主意識的提高,特別是民意對政府殘民以逞的做法不滿,很多人在今次選舉站出來,……雖然獨立參選人素質參差不齊,但人數、規模與聲勢都超過往屆,一些維權律師還在網上造勢、呼應、溝通,在海內外引發強烈關注。這些人之所以能形成聲勢,除個人素質與能力出眾之外,也是當局一手造就。"

評論繼續寫道:"獨立參選,必然會觸動當局的敏感神經。不久前,江西下崗女工劉萍宣佈參選人民代表,當地政府如臨大敵,……其實,一人一票直選區縣人民代表是憲法的規定,任何人只要有政治權利都可依法參選,任何打壓包括來自政府部門的明槍暗箭都是非法的。當局如果一味打壓,不僅違憲,而且也與民意相悖,國際形象亦更加惡劣。因此,今次基層人民代表選舉,百姓在看,歷史也在看。"

李華 摘編

責編:邱璧輝

(以上內容來自其他媒體,不必然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