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政府是選舉最大輸家」

2012年9月11日

香港媒體周二報導稱,儘管在野黨的泛民主派在選舉中表現不佳,但由北京支持的香港政府仍是上周末香港立法院選舉的最大輸家。

Hong Kong Chief Executive Leung Chun-ying (C) opens a ballot box at a ballot counting centre in Hong Kong on early September 10, 2012. Hong Kong voters went to the polls on September 9 in legislative elections seen as a crucial test for the Beijing-backed government, as calls for full democracy grow and disenchantment with Chinese rule surges. AFP PHOTO / Philippe Lopez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PHILIPPE LOPEZ/AFP/GettyImages)
Hongkong Parlamentswahlen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泛民主派雖然在本屆立法會選舉中獲得近60%民眾選票,但只拿下27席;建制派則贏得43個席位,這都要歸功於香港傾向大型商業團體的獨特選舉制度。

親北京的民主建港協進聯盟奪得13個席位,再度成為香港特區立法會的第一大黨團。北京控制的英文媒體《中國日報》(China Daily)稱這樣的結果為"巨大的策略成功"。而獨立媒體觀察家則表示,激進派政黨比主流民主派更成功地利用民眾的反政府情緒以及對缺乏完整民主的體制的不滿。

民建聯在選舉中獲得13席,成為立法會的第一大黨團圖片來源: Reuters

政治力量分散增加不確定性

《南華早報》的一篇社論寫道:對親中的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而言,"政府盟友的主導地位並不意味著他的前路會很輕鬆"。

報導繼續寫道:"在人數眾多的立法會中,分散的政治力量意味著更多的不確定性以及需要更艱難的游說。未來將有更多的政治角力和來自反對派議員的阻力。"

"激進民主派的支持者增加,反共產主義的情緒上升......都顯示出民眾對香港政府和北京當局的不滿正在擴大,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華爾街日報》則稱,北京應該從香港立法會選舉中"學到教訓",香港民眾不希望受到來自上層的政治文化影響。

該報在一篇名為"香港為獨立自主投票"的社論中寫道:"北京當局必須認清,如果梁振英先生變得極為不受歡迎,只有幾個可行的候選人可以替代他。"

"如果當地政府不被允許在不受北京干擾的情況下制定政策,若政府不為民眾所要求的2017年民主轉型做好準備,香港將成為難以治理的地方。"

香港於上周日(9月10日)舉行立法會選舉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回歸以來最糟糕的結果"

北京曾承諾在2017年和2020年實施特首直選和立法院普選,但泛民主派擔心北京當局會嘗試否決候選人,已經做好應戰的準備。

泛民主派在本屆的立法會選舉中仍保住關鍵的三分之一議席,擁有對修改基本法的否決權,而修改基本法是進行選舉法改革的前提。

但香港《蘋果日報》稱,此次的選舉結果是對民主運動的打擊,建制派贏得多數席位更是1997香港"回歸以來最糟糕的結果"。

《文匯報》撰文稱,"激進勢力的崛起"是對建制派的警告,他們必須更努力贏得年輕選民的支持。

《大公報》則寫道,梁振英將面臨4年的"協商、修訂、反對和杯葛議事"。

來源:法新社 編譯:張筠青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