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馬克宏再提為歐洲盟國撐起「核保護傘」

2025年3月6日

鑑於川普政府不願再向歐洲盟國提供安全保障,歐洲領導人開始密集磋商考慮自主防衛的手段。法國總統馬克宏再次提出可以討論將盟國至於法國的「核保護傘」之下。

馬克宏周三就歐洲的和平與安全發表電視講話
馬克宏周三就歐洲的和平與安全發表電視講話圖片來源: Alexis Jumeau/picture alliance/abaca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國總統馬克宏周三(3月5日)在對全體國民發表的電視講話中表示,考慮擴展法國的核武防衛範圍,將盟國也置於其保護傘下。

「作為對德國未來總理呼籲的回應,我決定開啟戰略對話,討論如何通過我們的核威懾力保護我們的歐洲盟國,」馬克宏說。

這並不是他第一次做出有關表態。2020年馬克宏就在一次主旨演講中提出過這一想法,此後又曾多次公開提及。

延申閱讀:川普上台將考驗歐美關係 德國、歐洲做好準備了嗎?

什麼是北約核武共享?

01:00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核武即主權

不過「延展法國核保護傘」的具體內容是什麼,馬克宏至今仍為做出詳細解釋。至少法國的盟友會有許多問題,例如,「歐洲盟國」的範圍如何界定?法國的核武器是否能部署在德國等盟國,以及享受保護的盟國是否應在財政上參與擴建等。

不過有一點是明確的:使用核武器的最終決定權始終掌握在法國總統的手中。

德廣聯的報導指出,核威懾力是法國國家主權的一個重要支柱,巴黎無論如何都不會將其控制權與別國分享。而法國最大的反對黨、右翼民族主義的國民聯盟領導人雷朋(Marine Le Pen)甚至拒絕以任何形式將法國的核武主權「泛歐化」。

雷朋本周除在議會表示,核威懾是不能分享的,否則就是自毀國家重器。「我們的核武軍力是我們主權的至高組成部分,不能有任何讓渡。核威懾只能是國家賦予合法性,而且只有在讓潛在的攻擊者無法洞察的情況下才是有效的。」

可攜帶核彈頭的法國潛艇Le Terrible(資料圖)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Contributor

核武庫不給力

而更加現實的一個問題是,法國的核武庫在規模和種類上都相當有限。根據柏林科學與政治基金會(SWP)2023年的一份報告,法國目前擁有近300枚核彈頭,其中大部分設計為與潛艇發射的彈道導彈配合使用,其餘的是由戰鬥機攜帶的巡航導彈。

而且法國的核彈幾乎全部為戰略核武器。這意味著,法國的核武器旨在打擊敵方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神經中樞」,而不適合用來與另一個擁核國家正面交戰,包括應對不同級別的軍事衝突升級。作為對比,美國擁有的核彈數量超過5000枚。

鑑於法國核武規模小且靈活度不高,無法成為美國核保護的替代選項。SWP的報告舉例稱,假設俄羅斯對波羅的海國家發起常規武器攻擊,法國的核威懾只能是以對俄羅斯城市使用戰略核武器相威脅。而這一威脅一旦釋出,巴黎就必須面對法國本土受到核反擊的危險。報告由此認為,考慮到這一場景,即便美國真的不再保障歐洲的安全,法國的盟國還是難以「無條件地信任法國」。

後悔放棄核武:烏克蘭如何找到安全之路?

03:01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馬克宏有什麼?」

俄羅斯議員和官員周四對法國總統馬克宏稱俄羅斯對歐洲構成威脅予以了駁斥。俄羅斯安全委員會主席、前總統梅德韋傑夫在社群網站上進行了反擊。「不過,馬克宏本人並不構成什麼大威脅,」他寫道,並拼錯了這位法國總統的姓氏,「最遲在2027年5月14日,他將永遠消失。我們不會想念他。」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指責馬克宏每天發表「矛盾的言論」,「脫離現實」。參議員科薩切夫也指責馬克宏「這種錯誤的結論和錯誤的建議會將人們帶入深淵」。

俄羅斯的鄰國立陶宛的總統瑙塞達則對馬克宏的提議表示歡迎。「我認為這是個非常有意思的想法」,他周四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會議前說,法國如果向其盟國提供核保護傘,可以對俄羅斯形成「重大的威懾」。

 

(綜合報導)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