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馬利基權力基礎日漸消蝕

2014年8月12日

儘管來自國內外的壓力越來越大,伊拉克總理馬利基仍無意讓位。不過,以議會為標誌,該國政壇風雲突變。這位什葉派強勢人物的在位日子可能已屈指可數。

Nuri al-Maliki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執政8年的伊拉克總理馬利基喪失權柄的日子不遠了。越來越多的盟友正離他而去。與他所領導的政黨結盟的「伊拉克全國聯盟」昨天(8月11日)宣佈了自己的總理人選。根據這一宣佈,什葉派人士、現任國民議會副議長阿巴迪(Haider Al-Abadi)而非馬利基將負責組建新內閣。

此前,馬利基曾向最高法院提出對國家總統馬蘇姆(Fuad Massum)的違憲指控。馬蘇姆拒絕授權馬利基組建新政府。根據伊拉克憲法,至遲到上周末,議會中最大黨團或黨團聯盟的一名代表應獲得組閣授權。現任總理馬利基正是最大黨團聯盟—「全國聯盟」成員。但是,庫爾德人士馬蘇姆卻撇開馬利基,宣佈授權阿巴迪組閣。

伊拉克國民議會副議長阿巴迪獲組閣權(2014.8,11)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致力於再度蟬聯總理一職的馬利基因此指控總統違憲,並下令自己的親信部隊佔領首都巴格達的各個樞紐,從而釋放出強硬訊號。

這表明,無論是遜尼派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構成的威脅,還是來自自己的什葉派陣營不斷增大的反對,或是來自美國和伊朗的告誡,都不能讓他改變想法。不過,他作為總理的政治生涯似乎已到了盡頭。

自今年4月的議會選舉以來,各政黨都在為組閣而絞盡腦汁。馬利基的競選聯盟雖在此次大選中獲最多議席,但不足以單獨組閣,需要其它執政夥伴。多年來,這位同時身兼國防部長和內政部長的什葉派人士越來越專橫,尤其是遜尼派感覺受到排斥。族群間的這一緊張關係讓眾多遜尼派人士在同巴格達當局的衝突中站到了遜尼派恐怖組織組織「伊斯蘭國」一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現在,阿巴迪受權在持續的政治危機中組成一個盡可能囊括所有派別的、穩定的新政府,這位擁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博士頭銜的工程師,曾是伊斯蘭達瓦黨的發言人。他已承諾,30天內組成下屆內閣。

大阿亞圖拉間接要求馬利基辭職

在什葉派營壘內,對馬利基的支持很久以來就已減少。影響力巨大的大阿亞圖拉西斯塔尼(Ali Sistani)就曾呼籲政治家們,不要死抱住職位不放。馬利基本人對這一間接的辭職要求作出憤怒反應。

實際上,馬利基政黨聯盟中的其它團隊也已離開這位政府總理。

2006年幫助馬利基上台的美國政府也明顯同他保持距離。在馬利基和馬蘇姆總統的爭議中,華盛頓明確支持馬蘇姆,稱提名阿巴迪為新總理人選是「里程碑」。

智庫「中東論壇」分析家塔米米(Aymenn Jawad Al-Tamimi)確信,馬利基的日子已屈指可數。塔米米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指出了馬利基之所以緊握權柄不放的兩大原因:一是,作為政府首腦,他可以撈足金錢;二是,他不願以使國家分崩離析的罪人身份被載入史冊。塔米米指出,馬利基如今已難以為繼,關鍵因素是,他所在的政黨聯盟不再支持他。

「伊斯蘭國」武裝組織攻擊摩蘇爾(2014.6.23)圖片來源: Reuters

白宮表態仍克制

不清楚的是,美國對伊拉克局勢發展的影響力有多大。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協會」專家巴恩斯-達西(Julien Barnes-Dacey)認為,華盛頓迄今採取了相當謹慎的立場,以免重犯在敘利亞問題上的錯誤。他指出,在缺乏能保證得以實現的手段時,白宮不會直接要求解除馬利基的職務,對基本上沒有實權的馬蘇姆總統的支持並不是對作為國家元首的個人的支持,而是意在推動最終導致馬利基下台的那種政治進程。

「中東論壇」專家塔米米認為,如果馬利基下台,伊拉克將從中獲益。塔米米指出,馬利基走人,對伊拉克更好,因為,他作為個人,過於偏執,為擊退「伊斯蘭國」,有必要與遜尼派結成地方聯盟,而同馬利基,難以結成這樣的聯盟。他指出,馬利基過於偏激,過於專橫,過於偏執狂,只要這位已連任一屆的總理繼續掌權,伊拉克就不會有良性政治發展。塔米米指出,對伊拉克而言,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不僅得到整個什葉派陣營支持,而且能為庫爾德人接受的總理人選,阿巴迪便是這樣一位人選。塔米米認為,阿巴迪有望替代馬利基,成為下屆總理。

美國國務卿克裡會晤馬利基(2014.6.23)圖片來源: Brendan Smialowski/AFP/Getty Images

不過,馬利基是否會不做任何抵抗,拱手讓位,頗值得懷疑。塔米米相信,馬利基將使用所有可以使用的權力手段,其中便包括他對最高法院、國防部和內政部的影響力,「但這些手段終究是不夠的,畢竟,反對他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作者:AndreasGorzewski 編譯:凝煉

責編:洪沙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