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馬科斯:除了對北京抗議 菲律賓需要做更多

2024年6月27日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周四表示,菲律賓需要做更多、而不僅是抗議,以應對北京在南中國海的「非法行動」。他同時重申最新的衝突事件不構成「武裝進攻」。

菲律賓希望下月初與北京會晤,專門討論新近一些事件
菲律賓希望下月初與北京會晤,專門討論新近一些事件圖片來源: Edgar Su/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菲律賓上周發布的影片上,中國海警人員揮舞刀、棍棒和斧頭,包圍並登上菲律賓海軍船隻,以阻撓馬尼拉向第二托馬斯礁(中方稱仁愛礁)運送補給。

這是中菲船隻發生的一系列對抗激化事件中,最新也最嚴重的一起。北京正在推進對幾乎整個南中國海這一具有戰略意義的航道的主權宣示

馬科斯向記者表示:「我們已經提交了100次抗議,以及相似數目的外交照會。我們需要做更多,而不僅是這樣。」他沒有說明馬尼拉可能採取的其它具體步驟。

這些衝突引起對於美國將牽涉其中的憂慮。美國與菲律賓於1951年簽署一份共同防禦條約,如果馬尼拉軍隊及船隻受到「武裝攻擊」,華盛頓將伸出援手。

馬尼拉也擔心,中國軍事力量是否會針對馬德雷號戰艦採取行動。這一破舊不堪的戰艦是菲方1999年故意擱淺在第二托馬斯礁的,作為對主權的宣示。

「不構成武裝攻擊」

馬科斯周四重申其高級安全助理對6月17日衝突事件的評估,即這不構成武裝攻擊。

「不是武裝攻擊,沒有開槍。他們沒有用槍指著我們,但這是一起阻止我方人員的故意行動。」他表示,這仍是一次中方的非法行動。

一名菲律賓士兵在事件中失去一根手指,馬尼拉還指控中國海警人員偷竊強制、損壞三艘船上的導航和通訊設備。

北京則堅稱其海警人員表現「專業克制」,稱衝突責任在菲方。

中國海警船同菲律賓補給船在南海發生衝撞

01:35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馬尼拉希望下月初與北京會晤

菲律賓外長馬納羅周三表示,馬尼拉已作出外交抗議。周二,他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馬尼拉希望下月初與北京舉行會晤,「專門討論新近的一些事件」。

菲律賓駐美大使羅穆爾德茲(Jose Manuel Romualdez)表示,菲律賓與中方官員的會晤旨在降低緊張關係,而非解決主權問題。他說,如果菲律賓不運送供給,等於讓「我們的士兵因飢渴而死」。

他說:「我不認為中國想要發生一場大型的衝突。我們也絕對不想要發生。所以,這是個好的起點。」

第二托馬斯礁距離菲律賓西部島嶼巴拉望約200公里,距離中國最近的整塊陸地海南島逾1000公里。

中國部署海警等船隻在附近海域巡邏,並將多座暗礁轉變成人工軍事化島嶼

(法新社、路透社)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