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歷史

驚人發現:距今數千萬年的恐龍胚胎完好無損

2021年12月23日

恐龍蛋鮮少被發現,因為,它們只能在極特殊地質條件下長期保存。一枚已出土20年的中國贛州恐龍蛋近日突然聲名鵲起。原來,研究結果顯示,這枚蛋化石裡保存堪稱完美的蹲伏狀胚胎,能令人信服地證實恐龍與現代雞、鳥之間的關係。

「我們驚訝地看到,這個保存完好的胚胎像鳥類一樣蜷縮在恐龍蛋中。」  
「我們驚訝地看到,這個保存完好的胚胎像鳥類一樣蜷縮在恐龍蛋中。」  圖片來源: Lida Xing/Cell Press/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 2000年發掘於中國南部贛州的一枚恐龍蛋一直在一家中國採石公司負責人倉庫裡打發日子,無人問津。直至「英良集團」建立了自己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並在既有藏品中尋找合適展品,這枚恐龍蛋才被重新發現。一次絕對幸運的發現! 

偶然的驚人發現 

一個中英加研究小組的分析顯示,這是一個恐龍胚胎,蜷縮在蛋殼中,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現代雞、鳥的胚胎階段。該恐龍蛋長約17釐米,估計已有6600萬至7200萬年歷史。 

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恐龍蛋化石才會包含如此清晰可辨的胚胎。北京地質大學教授立達領導的研究小組在《iScience》雜誌上寫道,取名為「貝貝英亮」( Baby Yingliang )的這枚恐龍蛋被發現「保存完好」。 

共同參與相關研究項目的愛丁堡( Edinburgh )大學教授布呂塞 (Stephen Brusatte) 說:「這個恐龍蛋中的胚胎是我見過的最美麗的化石之一」,這一非凡的發現提供了「進一步證據,證明今天鳥類的許多特徵最先出現在其恐龍祖先身上」。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現代雞、鳥的胚胎階段 圖片來源: Xing et al./iScience/Cell Press/dpa/picture alliance

常難歸類  

所發現的胚胎長約 27 釐米,呈現與發育第 17天 (即孵化前幾天)的雞胚胎相似的蜷縮姿勢。研究報告指出,該姿勢是鳥類胚胎的最典型姿勢,從而表明,恐龍同鳥類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伯明翰大學的古生物學家 Waisum Ma這麼說到這一特殊發現:「我們驚訝地看到,這個保存完好的胚胎像鳥類一樣蜷縮在恐龍蛋中。」  

即使找到一窩恐龍蛋,專家們通常也只能猜測它們屬於哪種恐龍 圖片來源: Paulo de Oliveira/NHPA/picture alliance

多數情況下,很難把化石蛋準確地歸類於某種恐龍。即使找到一窩,專家們通常也只能猜測它們屬於哪種恐龍。實際上,只有在化石蛋附近發現幼年或成年動物的相應骨骼時,才有可能精確歸類。 

與雞的關係 

不過,專家們對此次發現的胚胎化石的歸類較有把握。他們相信,「貝貝英良」是盜龍類恐龍的一種,有雙腿,通常長羽毛。尚不清楚的是,它們是否也能飛。該物種中的小型代表和現代的雞差不多大小,更大的同類如巨盜龍則有8米高。 

盜龍蛋胚胎的發現並非首次。早前的發現也顯示,其位置同發育後期的現代雞胚胎驚人相似。專家們的結論是,在進化過程中,蜷縮姿勢有助於更易滑出堅硬外殼。 

下一步,研究團隊希望能檢查到骨骼的各個部分,例如頭骨。由於化石化,它們不易辨認。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