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高克呼籲強化歐洲認同感

2013年2月22日

德國聯邦總統高克就歐洲局勢發表主旨演說。雖然當前令歐洲公民感到不安的事情的確很多,但是高克指出了擺脫困境的道路。

Bundespräsident Joachim Gauck spricht am 22.02.2013 im Schloss Bellevue in Berlin. Das Staatsoberhaupt hält eine Rede zu Europa, über Perspektiven der europäischen Idee. Foto: Wolfgang Kumm/dpa Pool +++(c) dpa - Bildfunk+++
Grundsatzrede von Bundespräsident Gauck zu Europa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失去耐心、精疲力盡、灰心喪氣--對於我們目前的道路是否正確,民眾感到迷茫",周五,在柏林的美景宮,面對200名政界、商界和文化界人士和學生代表,高克在他的歐洲主旨講話一開篇就定下了這樣的基調。歐洲這個概念,現在被簡化成為歐元,並且成為了危機的代名詞。這位聯邦總統向大家發出警示,目前存在的不滿情緒是不容忽視的。一些國家擔心自己成為替危機國家掏腰包的冤大頭,而另一些國家則擔心出現整個社會的衰退。

而歐洲發展所面臨的危機也在政治領域得到體現。高克指出,"政治生活的構建者被現實事件驅使",原先認為經濟上的一體化自然會生發出更多的政治融合這樣的想法,已經證明是行不通的。高克認為,這也跟歷史原因有關。在1989年冷戰結束之後,歐盟擴大的政治基礎其實並不具備。而在歐元引入的過程中,又出現了設計上的錯誤,導致如今危機的發生,而目前歐盟正在試圖"通過歐洲穩定機制和財政公約對這些錯誤進行緊急修正"。

和平已實現,自由也有了--然後呢?

高克也通過對歷史進程的闡釋,對歐洲發展狀況進行了批判性的分析。在1945年之後,歐洲的一體化主要是一個構建和平的工程;而在1989年之後,這個發展進程又增添了自由的理念,對共同體起到了價值觀上的穩固作用。

柏林美景宮內的演講現場圖片來源: Reuters

"然而,歐洲如今的源泉在哪裡,聯結我們的紐帶又是什麼呢?"高克這樣發問。歐洲並不具有一個標誌成立的傳說,也沒有一場共同經歷的戰役,可以供所有公民作為認同的標尺去回顧追憶。尤其是年輕人,特別需要認同方面的思想灌輸,"必須要觸動他們的心靈,激發他們參與歐洲的構建"。

歐洲的價值理念可以提供庇護

"我們永恆的價值理念將我們聯繫在一起",高克列舉了其中的精髓,比如和平、自由、寬容、平等和團結。這就是"歐洲的財富"。這些價值理念如果一旦受到侵害,是可以討回公道的,這樣就給公民的自我實現和生活福祉提供了一個保護空間。這套價值體系適用於所有人,不受國籍、民族、文化和宗教差異的左右。"生活在歐洲的穆斯林就可以證明這一點",高克補充道。歐洲認同感不是通過劃分界限來建立,而是通過並存共處而生發出來的。#video#

高克在過去的其他講話中,也曾經多次強調歐洲價值觀的重要性。這次他還提到了有關歐洲建制框架的討論。歐洲是否要成立一個聯邦,還是維持現狀,如果要討論這個問題,必須要考慮到整個歐洲一體化發展進程的未來前景。"因為歐洲還面臨著更多的挑戰,面臨著一個門檻,而要跨出這一步,還要求我們完成許多工作。"高克認為,其中的主導原則應該是,"公民必須要具有歐洲認同意識,而且不能對歐洲的一體化抱有恐懼心理。"因為歐洲的一體化是不能走自上而下的道路,"前進的節奏和深度必須要由公民來決定"。

溝通公民和政界之間的橋樑

聯邦總統高克不久前在接受採訪時說,他希望擔當公民和政界之間的橋樑,並將提供一個平台以供相關的討論展開進行。他的這次歐洲主旨講話就是一個開端。

對於當前的時政話題,高克也明確表達了自己的立場。他請求英國繼續參與歐洲一體化的工程,不要心生退意。"作為世界上最老資格的議會民主政體,我們需要你們的經驗!"高克這樣呼籲道。而且他還表示,人們無需對一個強大的德國產生恐懼心理。"我向大家保證,在德國的政治構建者當中,沒有任何一位具有獨裁的野心。"歐洲一體化的前進並不意味著"歐洲越來越德國化,而是德國越來越歐洲化"。

這位聯邦總統還提出了一個相當具體的建議:可以建立一個泛歐洲的共同媒體平台,就像德法聯合製作的電影片道"arte"一樣。因為歐洲內部仍然缺乏溝通和交流。

在演講的最後,高克呼籲所有歐洲公民:"不要漠不關心,不要安於現狀,挖掘你們的構建力量!"在這段長達50分鐘的講話結束時,他敦促所有人共同為歐洲作出新的許諾。

作者: Kay-Alexander Scholz 編譯:雨涵

責編:文木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