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官媒央視新聞報導,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婚姻登記條例(修訂草案)》,《條例》落實民法典的有關規定,將近年來婚姻登記「跨省通辦」等改革試點成果上升為法律制度。
迄今為止實行的規定是,登記結婚必須在戶籍所在地。2021年起,中國陸續有21個省市開展了2輪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獲得各界認可。《婚姻登記條例》修訂後,將施行婚姻登記「全國通辦」,屆時辦理婚姻登記不再受常住戶口所在地限制。
中國民政部表示,在婚姻登記服務方面進行改善管理,是為了適應人口流動性增加、提升婚姻登記服務的便利化。
法新社報導認為,當局簡化婚姻登記手續,也是為了鼓勵年輕人結婚,並希望由此提高生育率。
雖然生育管制早已放開,但中國人口卻不增反降。是思想問題?還是生活壓力太大?
圖片來源: Str/AFP/Getty Images中國已在數年前取消了生育登記制度,逐步放開了二胎和三胎生育,鼓勵多生。但人口普查卻顯示,中國人口不增反降,2022年中國61年來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Imaginechina/L. Jianshe中國人口生育率從上世紀80年代末每位女性生育2.6個孩子下降到2022年的1.19個。此外,女性終身無孩率快速上升,2015年為6.1%,2020年已接近10%。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結婚,中國的出生率持續下降。
圖片來源: Kinderamt Taiwan目前,中國年輕一代的生育主體為80後、90後和00後,盛行的觀念為自願少生、放棄多生、甚至不生。他們當中多為計劃生育的產物——即獨生子女。相比獨生子女,有兄弟姐妹的年輕一代更有生育意願。
圖片來源: AFP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主要面臨著「生育成本過高」、「住房壓力大」、「就業失業壓力」等問題。有專家指出,如果把這些壓力都減小了,生育率自然就上來了。
圖片來源: NOEL CELIS/AFP在職場,女性遇到的阻力更大,一旦順利拿到職位,就會全力以赴,工作第一、家庭第二、生孩子放最後。
圖片來源: TINGSHU WANG/REUTERS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精神長期高度緊張,健康品質下降,而生育力水準隨著健康水準的下降而下降。
圖片來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 「生得起,養不起」使不少年輕夫婦推遲或者放棄生育計劃,尤其是在大城市,公立入托等候時間長,名額有限,而私立收費又太昂貴。
圖片來源: Ren Chao/Xinhua/picture alliance2023年5月,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在20多個城市啟動了試點項目,為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孩子的家庭提供住房、稅收和教育方面的補貼。但效果怎樣尚有待觀察。很多年輕人認為這些項目對他們毫無幫助,因為他們面臨著找工作的困難,或者擔心失掉飯碗。
圖片來源: Ng Han Gua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生不生孩子、什麼時候生孩子只是一種人生選擇,旁人無法指手畫腳。但從更高的層面看,國家和社會應該擔負起怎樣的責任,讓年輕人少一些後顧之憂,多一份安全感,坦然接過做父母的擔當?
圖片來源: Str/AFP/Getty Images 中國的結婚登記數量自2014年開始連續9年下降,2023年止跌回升至768萬對,但未能扭轉下降的總趨勢。數據顯示,10年內結婚登記數量下跌了52.5%。2024年中國共有超過610萬對新人登記結婚,同一年前相比驟降二成,創下歷史最大降幅。
中國:越來越多年輕人抗拒結婚
民政部的指導文件還強調,各級民政部門要「倡導文明健康婚俗」,引導更多年輕群體婚事新辦簡辦,並治理「高額彩禮、大操大辦等婚俗陋習」。
中國女性的生育之痛:從一胎化到催生的兩代母女對話
(綜合報導)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