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说单词学历史:“家园”的变迁

2018年2月18日

在德国,“家乡”这个词曾有过许多不同的含义。对于有些德国人而言,“家园”(Heimat)这个词很亲切,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这个词却象征l了广义的“排外”。如今,家园成为了时髦词。

Deutschland BdT - Mohnfeld in Bayern
在德国,“家园”这个词太沉重、太复杂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S. Hoppe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19世纪的德国,"没有家园"是"一无所有"的代名词。被称为"外来者"的这些人没有"家园证明",无法享受医疗救助等公共福利。 在有些地方,没有家的人甚至不能结婚。而那些有父母家庭的人则是幸运儿。

因此,"家园"这个词更多的带有法律含义,指的是对特定的地方有归属权。不过,这只是这个词的诸多含义之一。

典型德国现象:强大的地方特色

地域差别是德国历史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因为直到1871年才出现了统一的德国。此前几百年中,德国始终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后果便是,"德国公民"的概念非常模糊,"德国人"更倾向于用各自成长的"家乡"来作为自己的身份认同,比如巴伐利亚人、施瓦本人。

即便是当下的德国,也很少有中央化色彩。德国基本法中甚至规定,民众必须拥有同等的生活条件,无论城乡,不问南北。不像其他一些国家那样拥有一个庞大、发达的首都,而其他地区都是"乡村",德国有分散在各地的多个"中心"。

这也和德国的现代历史有关,直到两德统一之前,西德甚至没有真正的首都。波恩尽管是政府所在地,但其实在德国也只算得上是一个中等城市,并非伦敦或巴黎那样的国际大都会。不过,统一之后的首都柏林正在尝试扮演起这样的角色。

家园文化:是乡土接地气还是封闭保守?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S. Hoppe

强大的"地方"还体现在其他方面:德国的16个联邦州并非仅仅是行政区划,而是各有其历史悠久的地区身份认同,有些甚至可以追溯百年。那些被称为"隐形冠军"的德国中小企业往往就来自乡村地区。这些企业虽然地处"小地方",却往往是本行业的世界领头羊。比如在机械建造领域,就有不少例子。

Heimat的黑暗历史

但是,除了积极正面的意义之外,"家园"这个词还有其他含义。信奉"血与土意识形态"的纳粹主义者让这个词蒙羞。在希特勒统治下,只有"德意志种族"才是"德意志家园"的主人。犹太人等其他族群在自己的国家遭到屠杀。借"家园"的名义,纳粹发动战争,入侵其他国家,以便把那里的德意志少数族群重新纳入"帝国大家庭的怀抱"。

无数人成为战争牺牲品,还有那些战后因为德国分裂而滞留东德或西德的背井离乡者。他们建立的"家园协会",既标志着历史伤痛,但同时也代表了一种落后保守的历史记忆文化。但是,战后年轻一代对此并没有多大兴趣。即便是最为经典的"家乡知识"也不再是学校的必修课程,至少在德国西部如此。

在选项党的政治话语中,“家园”再度被赋予分量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J. Stratenschulte

"家园"沉寂多年之后,2013年创立的"德国选项党"(AfD)再次将其赋以政治意涵。不过,"家园"这次又成了一种战斗符号,比如用在"守护家园"中,作为抵制"多元文化"和难民的武器。

虽然选项党是始作俑者,但其他各党也纷纷跟进有关"家园政策"的讨论,尽管各自对于家园的表述不尽相同。现在,德国下一届政府的内政部甚至要改名为"内政及家园部"。

"家园"再度流行

"家园"为何又成为了时髦词汇?这显然也和全球化有关。因为"家园"是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对立面。"人们尽管有这样的印象,世界成了地球村,但是他们并没有办法在这个村子里生活,"耶拿大学的罗马语言文字学教授康斯塔杜拉迪(Edoardo Costaduradie)如此解释。

千禧年之后不久,这一趋势便开始在德国显现。比如主打乡村家园生活主题的"乡恋"(Landlust)的杂志突然热销。近些年来,购买本地货成为时尚。比如,不买阿根廷进口牛排,而是选择当地农庄的产品。

与其说是政治人物们重新发现了"家园"这个词,不如说是他们对早已经流行起来的这一现象作出了回应。

 

使用我们的App,阅读文章更方便!给yingyong@dingyue.info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得到软件和相关信息!

阅读每日时事通讯,天下大事一览无余!给xinwen@dingyue.info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完成订阅!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