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一位偏爱挑衅的文学家

Jochen Kürten2015年4月14日

格拉斯在其晚年被德国公众社会看作是一个老辣且孤傲的作家。他早年参与过党卫军的迟到表白,对其公众形象造成很大损害。德国之声评论员Jochen Kürten认为,即便如此,他的作品没有得到相应的承认,是不公正的。

Lübeck Übersetzertreffen Günther Grass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假如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对其政治言行稍加收敛的话,人们将会怎样评价这名作家?假如他更早些向世人表明他曾自愿加入过党卫军,人们对他的评论又会如何?也许今天的德国会对他推崇备至,因为是他创作了不朽名著《铁皮鼓》,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从而成为踏入世界文学圣殿的德国作家。

当今的德国对格拉斯引以自豪吗?即便这位作家在身后的许多悼文中受到广泛的称赞,但许多人对其言行仍心存芥蒂。这首先有三方面原因。

对挑衅的偏爱

第一,格拉斯太经常地对世事表现出深恶痛绝,政治上更是一次次作出超常性表态。当然,他有这么做的权利,也许这也正是一名作家的职责:生活在20世纪后半期的作家必须具备批判精神。格拉斯不仅为社会民主主义和捍卫人权而奋斗,他所关注的话题或迟或早都得到了甚至是政见相悖人士的认可。不论在艺术领域,还是朝向公众社会发出的警告,他的言论极尽攻击之能事,让许多政治对手气急败坏。

本文作者Jochen Kürten

格拉斯对德国统一怀有自己的见解。当年,他曾在吕贝克抱怨:来得太快,他更主张首先维持两个德国政体。格拉斯对以色列的观点曾激起人们的愤怒,在他看来,以色列在挑起战争,并威胁世界和平,而对伊朗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则缄默不提。

他称科尔总理拜谒阵亡士兵陵园是对"历史简单地修复",此言一出,又引发众人的不快。

格拉斯堪称民族的良心,至少很多人这么感觉。与多年的文学同道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 Boell)不同,格拉斯充满热情,偏爱挑衅,因此他的言论以及他的身影,都会招致半个德国的不快。

迟到的坦诚

第二,格拉斯2006年在其自传作品《剥洋葱》中首次提到青少年时期参加过党卫军。该事件顿时引起大哗。许多人觉得,恰恰是这位良心的卫道士,隐瞒了自己的历史,实在过分!一位总以历史为警戒的人,自己却不能坦诚面对历史,正是这一点让他在德国公众社会的部分人眼中,丧失了信誉。

文学评论之争

格拉斯在德国形象受损的第三点原因同样不可忽视。很久以来,格拉斯就以冷傲的姿态面对德国国内的文学评论。德国曾极富影响的文学评论家拉尼基(Marcel Reich-Ranicki)以及的他的阵地《法兰克福汇报》对格拉斯的作品持续负面批评,自然持续性毁坏了作家的正面形象。《法兰克福汇报》被许多人看作是德国知识分子最重要的发声地。

相互的攻击和诽谤,到了一定程度也就不可收拾。拉尼基及其追随者评判道,格拉斯在《铁皮鼓》、《猫与鼠》以及《相聚在特尔格特》之后,再无值得一提的创作。然而,文学工作者以及许多国外的专家却持不同的观点,只是在德国,拉尼基一派完全把持了保守中产阶级领域的舆论。

了解他的文学作品

毫无疑问,格拉斯高傲自负的秉性,以及晚年越发倔强固执的性格,使其公众形象更为凝固。他对自己参加过党卫军的迟到表白,是一大错误。但这无法改变格拉斯数十年来就是世界级文学家的事实,而这样的人物在德国区区可数。鲁仕迪(Salman Rushdie)、约翰·艾文(John Irving)以及其他许多作家都从格拉斯那里获取过灵感。

追忆死者,人们应该更关注他的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格拉斯是二战后德语国家最重要的文学家,这一点,他当之无愧。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