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港媒摘要(零八年六月十四日)
2008年6月14日香港《文汇报》今天发表评论认为,虽然两岸经贸往来热络,但未来政治互动仍需要磨合。评论写道:"虽然两岸目前以"中华民族"这一文化和民族认同作为互动基础,相较几年前已经是一个难以想象的跨越,但在同一民族认同之下,存在两个不同的政治实体,这却是一个难以否认的事实。问题是:这两个同一民族之下的政治实体,与国家主权之间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是长期困扰两岸的问题,也是过去若干年导致双方产生'一中各表'争议的关键。其症结在于:双方均坚持以各自政治实体为代表的国家主权。在这一争执之下,才延伸出李登辉基于德国模式而提出的'特殊的国与国关系论',亦即'两国论',以及陈水扁的'一边一'"论。但如果将国家主权直接与'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对接,则可以生发出'一个民族,一个主权,两个实体或政权'的模式。"
评论写道:"就目前而言,由于双方内部的压力,这一步尚不能迈得太快、太大,但马英九执政的四年或八年,似乎应成为双方探索的基本时间框架;因为一旦马英九卸任,则台湾内部的局势又将不可预测,如何使两岸良性互动不可逆转,应该从现在开始就成为两岸间一个-至少可以私下-讨论的话题。"
另外,四川大地震前引起人们注意的奥运风波,至今人们仍能感到其后续负面效应。据香港《明报》报道,北京奥运圣火在法国巴黎受辱,以及法国政要支持藏独事件,对中国民众的负面影响至今未消除。北京的旅行社近一段时间来已撤下法国游的项目,中国人赴法旅游大幅减少,法国政府为此大为紧张。
报道写道:"抵制赴法旅游,是先由网民自发组织的,并逐渐形成一股压力。实际上,中国民间一直抱怨政府对法国太过软弱,认为北京市应该与授予达赖荣誉市民的巴黎市中断友好城市关系,中国应当停止从法国进口核电站以及大型飞机。中国民众的愤怒,主要在于法国一方面极力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单单去年就从中国拿走超过一百亿欧元的定单,一方面又纵容伤害中国民众感情的恶劣事件。奥运圣火受辱事件后,中国国内对法友好的声音受到了压制,而且也影响到了决策层对法国的观感。如果按法方所说,北京市政府部门"口头通知"北京市的有关旅行社,也就是说明,北京在民意压力下,不得已而做的姿态。"
《明报》本周还发表署名评论,点评蔓延中国大陆的强求别人爱国的现象。评论写道:"德国着名马克思主义者Rosa Luxemburg曾说过,“自由总是异议者的自由(Freiheit ist immer Freiheit der Andersdenkenden)”,这句话在今天的中国甚至香港似乎变得愈益重要。这几个月来,西藏问题、奥运火炬、汶川地震,接连不断地刺激中国人的神经,而在中国政府熟练的文宣(propaganda)操作下,带领国人的舆论和思想--由国家统一到血浓于水,民间和政府的立场出现高度的统一。国民团结是件好事,但如果这种团结牺牲的是社会的异议声音,这种“和谐”又是否国家之福?"
评论写道:"在一片民族主义、爱国狂热横扫中港的同时,我们更需对异议的声音有更大的宽容。这种宽容不为什麽,而是为了让我们有更清醒、更全面的思考环境。没有异见的环境只会让我们自以为是,失去自省能力;这种“和谐”则容易成为民族主义滋生的土壤,使这个国家民族充满盲目的攻击性。今天的中国的确已拥有世界无法忽视的国力,可是潜意识中仍对百年前那个“东亚病夫”耻辱耿耿于怀,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只要在内地打开电视,每天都会有电视剧集提醒你8年抗战的日子,提醒你日本鬼子如何欺负咱们中华儿女。以往的自卑成为今日“强国”的原动力,但也很容易变成民族和民粹主义抬头的导火线。特别是在香港--这个仍在中国国土上拥有最大程度的言论自由、媒体自由和网络自由的地方--我们更应珍惜这种宝贵的环境,甚至作为国人的楷模,显示如何去尊重和容纳不同言论立场。这是我们可以为国家作出的贡献,而不是迎合这头昏脑热的民族狂热,将我们这能让百家争鸣的包容力自我阉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