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一周港媒:达赖、朝核会谈与伦敦误杀事件

报摘 德国之声中文广播2005年7月28日

德国日前向达赖喇嘛颁发“和平奖”引起了北京的强烈反弹;另外,北韩核问题六方会谈今天进入第三天,而最近发生在英国的巴西青年被误杀事件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所有这些都是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焦点。

看看北京那边如何反应图像来源: AP

达赖获奖不至于影响与北京的沟通渠道

据亲北京的香港《大公报》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二十七日在答复该报记者关于德国黑森州向达赖颁“和平奖”一事的咨询时强调,中国政府对达赖问题的立场是明确的,对德方为达赖颁发所谓“和平奖”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大公报》的报道写道:“外交部发言人重申,达赖不是单纯的宗教人士,而是一个长期从事分裂祖国活动的政治流亡者。他说,我们反对任何国家的官方人士以任何名义和形式会见达赖,为达赖从事政治活动提供场所。德方不顾中方交涉,允许达赖赴德活动,并为其颁发所谓’和平奖’,对此我们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报道还写道;“七月初传出的消息是,达赖使者与中央高层代表在瑞士举行闭门会谈,达赖对会谈的结果感到满意。而中方也在公开场合对中外媒体承认了此次会谈,称“中国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国外考察时曾经会见了一些国外的藏胞,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其中也包括与达赖关系密切的旅居国外的藏胞。”中方还表示,“中国政府历来十分关心旅居国外的藏族同胞的情况,”并强调“爱国一家”和“爱国不分先后”的政策。观察人士指出,种种现象显示,中方处理达赖问题时虽保持原则立场不变,但在技术操作层面上已发生微妙变化,显然中方高层在处理这一问题时采纳了一些智囊提出的“合和为贵”的意见。该人士称,此次达赖赴德接受“和平奖”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双方渐趋改善的关系蒙上阴影,但应不至影响双方继续建立沟通渠道。”

韩核会谈一波三折,朝鲜人很聪明

正在北京举行的六方会谈昨天刚刚传出北韩有意全面弃核,今天又传出北韩与美国发生重大分歧。究竟如何看待这种一波三折的现象?今天的香港《太阳报》发表文章,题目是《六方会谈北韩新策略:其他数方可能陷于困境》。文章写道:“与前三轮六方会谈相比,此次会谈首先有几个框架性的变化。一是随着美国口头表示愿意承认北韩是主权独立国家,尤其是承诺不对北韩发动军事进攻,笼罩在朝鲜半岛上空的战争威胁可以说已经基本消除;

二是今年二月,北韩已经明确宣布拥有核武器,因此如果说过去三轮六方会谈还只是猜测北韩是否用途核武装,那么此次各方面对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核国家。这种框架上的改变,对会议的议程、各方谈判的策略和底线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首先,此轮六方会谈的议题既有第三轮遗留下来的老问题,又有随着框架改变而产生的新问题。所谓老问题,就是指北韩原先提出的政治、经济和安全上的要求,此次六方会谈能在多大程度上予以回复。……至于因框架改变而出现的新问题,主要是指北韩已经是一个核国家,因此其谈判的起点、角度和策略必然有所不同。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所谓弃核的定义,之前是北韩停止所有核计划,但现在便涉及到究竟只是停止核计划,还是连同已经拥有的核武器都一起销毁?……这无疑是大大提高了北韩谈判的起点使得美韩处于被动局面。”

文章接着写道:“另外,前三轮六方会谈主要是在以经济援助换取北韩弃核的问题上兜圈子。但北韩人聪明得很,他明知道现在各方都想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尽快解除北韩核武装,因此“以援助换弃核”成了六方会谈的主要模式。因此,有最新消息说,北韩不同意韩国带来的方案,即如果北韩同意弃核,韩国立即承诺提高两百万千瓦的电力供应。很明显,北韩知道能源和经济援助早晚可以得到,因此它故意将经济议题放在一边,而主攻政治和安全议题,这样美国和其他数国就陷入了困境。因此,对此轮六方会谈的技术性困难,绝对不可低估。”

国际社会反恐的困境

近日香港媒体关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上周一名巴西青年在论断被警察误杀。《明报》今天刊登文章,题目是《反恐:英国须走出焦虑和误区》。文章写道:“伦敦警方误杀巴西青年,以及一般听来荒谬至之极的‘格杀不论’命令,令人感到这不但显示了伦敦警方和反恐部门的失职、无能,而且更多地折射了蔓延在整个英国社会的一种焦虑。短短几个星期时,由于恐怖袭击接连发生,而凶犯至今未能真正归案,英国人开始由“七七伦敦血案”时的沉静转化为一种深深的焦虑。而这种焦虑本身,也折射了当今国际社会反恐的困境。

所谓反恐,应当包含两层意义:一是追捕凶手,二是展开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的文明对话。但实际情况是,近几年来后者完全付阙;前者则也陷入了极大误区,亦即当凶犯久久未能归案时,从警方到民间都会产生一种焦虑,由此导致与西方民主完全背道而驰的作为,并产生严重后果。”

《明报》的文章分析道:“众所周知,西方社会有人权和民权之分。如果说,人权在狭义上专指人们的政治权利,那么民权就一意指更为广泛意义上的公民自由权利。而在自由社会里,公民自由的根本基础,首先就是拥有免于恐惧的自由。过去一段时间,由于恐怖主义盛行,西方公民的这一自由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但没有想到的是,随着反恐的展开,尤其是官方和民间日渐陷入焦虑状态,西方公民的“免于恐惧的自由”再次受到打击。以上周五的巴西青年被误杀为例,尤其是伦敦警方至今不改“格杀不论”的命令,但同时又对追捕凶犯一筹莫展,恍惚之中让人感到似乎回到了警察国家的年代。”

文章最后写道:“巴西青年伦敦被误杀,直接导致英国的穆斯林社团生活在极度恐惧之中,并进而导致英国穆斯林社团和主流基督教社团的严重对立。而反恐本来应该逐渐疏解这种对立,但没想到却使这一对立日益加剧,这是英国反恐的真正悲剧。”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