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一周香港媒体摘要

2006年10月12日

本周香港媒体关心的一个重大新闻,就是朝鲜核试验。如何评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中国的“破冰之旅”,也是香港媒体关心的焦点。台湾的倒扁运动到底走向何方,本周香港媒体也有思考。

台湾双十节的民众游行队伍图像来源: AP

朝鲜进行核试验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也使未来的东北亚局势陷入前所未有的动荡不安之中。香港《太阳报》昨天发表评论认为:“朝鲜核试验,向世界发出两个明确的信号:一、过去三年以阻止朝鲜核计划为目的的六方会谈已经失败;二、美国和朝鲜直接对话的大门,至少在可预期的未来,已经被关上。”

评论写道:“在这场核试验风波中,受到震惊和冲击最大的无疑是中国;…… 这不但见之于中国过去三年多斡旋朝核问题的努力全面失败,而且也见之于朝鲜仅在核试验举行前二十分钟通知中国;至于核试验之后可能在东北亚引发的“骨牌效应”,对中国而言则更是如芒刺在背。10月9日中午,就在朝鲜宣布进行核试验之后两个小时,中国外交部发表措词严厉的声明,称朝鲜“悍然”进行核试验。这是中国首次对朝鲜这个曾经“用鲜血凝成的友谊”的盟国采用如此强硬的措词。”

评论认为中国应停止对北韩的能源供应:“中国对朝鲜的经济援助包括粮食、能源和其他一系列措施,其中最能对朝鲜军事工业(包括核工业)造成致命打击就是全面中断对其能源供应。众所周知,中断对朝鲜的粮食供应,其受害者将不是金正日政权的高官,而是朝鲜无辜的普通百姓,因此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说,这在目前阶段不应成为考虑的选项;但全面中断能源供应,对朝鲜百姓的伤害至多是冬天没有取暖或夜间没有电力供应,但不会对其生命造成威胁,也不会立即导致朝鲜政权的瓦解和垮台,但却可能对其包括核工业在内的军事工业造成打击。”

在中日关系方面,四天前,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中国进行了“破冰之旅”。对此,今天的《明报》发表专栏评论,认为这次中日角力中,最大的赢家是安倍。文章写道:“安倍的‘成功之旅’使自己立马得分。…… 相形之下,作为安倍角力对手的北京却被赋予被动的形象,而且不但在手腕与策略上较之逊色,在促成“破冰之旅”的交换条件上也输了一大截。…… 环视‘破冰之旅’的整个决策过程,北京的诚意无可置疑,反应也迅速果断,…… 北京的让步,主要在两个方面,都围绕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其一,毋须安倍承诺任内不前往靖国神社参拜,…… 其二,北京实质上接受了安倍在‘靖国神社’问题上所采取的‘模糊处理’方式。…… 安倍上台后中日的第一场角力,安倍成了大赢家。北京的让步与高规格接待安倍的到访,显示了北京‘先君子,后小人’的策略。下一步,要看安倍的走法。‘靖国神社’仍然有可能重燃,北京与东京的角力将会陆续展开。”

在台湾,10月10日的“天下围攻”使倒扁运动陷入了僵局。究竟如何评估倒扁运动的走向及其意义,今天的《明报》又发表一篇专栏评论。评论写道:“有关民主巩固的定义,人言人殊,不少学者认同的标准是:民主成为惟一的游戏规则,即政治权力的转移,只应用民主宪政的渠道入选举等,而不用枪杆子、政变或群众压力迫领导人下台。这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不支持陈水扁的台湾人,并不支持最近的‘倒扁’运动,认为不应该用群众运动迫扁下台。…… 从民主巩固的角度看,倒扁运动没有带来大规模武力冲突和官方镇压,是民主巩固的标记,而近两年台湾对第一家庭贪渎的揭发,对其后的掌权者也将起莫大的警惕作用。台湾当前急务是走向创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