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上海大火与急功近利的现代化

2010年11月24日

上海高层居民楼的一把大火夺走了58条鲜活的生命,它再次暴露了中国城市建筑的安全隐患。《新苏黎世报》将许多年轻人的苦读书同中国老年人的赡养问题相联系,指出中国缺乏社会保障。

图像来源: AP

11月20日一期的《法兰克福汇报》回顾了去年北京央视新楼的火灾和上海13层在建住宅楼整体倒塌的两起重大事故后写道:

“这两起引起轰动的事件反映了中国建筑行业中极度无所顾忌的做法已成系统。这里并不缺少法律和号召注意安全的呼声。工厂或居民区发生事故后,第二天在事发地肯定会挂上‘安全第一’的横幅。但是,在呼吁和落实法律规定之间有很大的缺口。为了快速廉价地建房,许多建筑企业并不重视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条例。

“它们往往与分派建房订单的官员分享优先权。这个链条的终端是难以看透、互相交错的工程外包,具体责任越来越不明确。有时为了按时完成某一建筑阶段,就雇佣临时工。

“由于市场无序,国家并不象想象的那样无所不在,只是有时进行干预,例如宣布检查建筑工地或事后给予严厉处罚。国家向公众发出警示与平时的宣传一样,往往得不到认真对待:由于害怕窃贼撬门入室,居民常常封闭了住宅楼的防火门和救生梯。

“直到现在,中国意识的现代化只意味着速度和变化。一位桥梁工程师说,‘中国是一个由梦想驱动的国家,所以规划首先要符合规定的目标’。过去数十年,城市几乎没有长久考虑,人们对短期内建了又拆、拆了又建的行为习以为常。结果是建筑物的质量极不相同,光鲜外墙背面的危险难以揣测。”

《新苏黎世报》11月23日刊登记者从北京发来的文章“为父母的养老金而学”,说的是中国的社会保障匮乏,年轻人为升学而苦读,目的就是为了以后可以赡养年老的父母。文章写道:

“北京毕竟已经意识到,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家庭压力的时间不多了。2011年开始的第12个五年计划把建设社会保障网络高置于纲领之上。但是,在一个象中国这样平均来说还很贫穷的大国,财政上如何能长期支撑覆盖全国的保障体系,仍然不清楚。

“这一不稳定因素对国民经济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中国人把收入的三分之一都储蓄起来,而国家的经济计划部门更愿意看到这些钱流入消费领域。许多中国人对政府的改革计划持怀疑态度。毕竟在毛的时代共产党曾答应,给予人民全面保障,也就是‘铁饭碗’,这一切在市场经济开放时代又被废除。受苦的人主要是农村居民,他们此后只能象以前一样,依靠自己的家庭。”

编译:王羊

责编:凝炼

(以上内容摘自或节译自其它媒体,不一定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