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专家谈澳大利亚的反间谍法讨论

达扬
2017年12月20日

澳大利亚政府正在谋求制定反间谍法案,以禁止政治献金以及外国势力干扰澳大利亚民主制度。此举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澳大利亚的华人社区了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弹。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冯崇义对德国之声谈了他的看法。

Australien Li Keqiang, Premierminister China & Premierminister Malcolm Turnbull
澳大利亚总理强调,拟议中的反间谍法不针对中国或在澳华人。图像来源: Reuters/D. Gray

最近发生了一系列同中澳关系有关的事件,比如邓森参议员辞职,特恩布尔总理提出要通过新的立法,以阻止外国势力干预澳大利亚内政。中国官媒则高调批评澳大利亚政府破坏两国关系。作为政治学者,您如何看到最近这些发展?

冯崇义:所谓的反间谍法还只是一个提案,还需要议会的通过。这个法案本身是模仿美国的《外国代理机构登记法》,并不针对某个特定国家。但是从去年开始,中国政府干预澳大利亚政治,尤其是一些中国商人和所谓"爱国侨领"的政治献金问题一直受到关注和讨论,所以,工党就挑明,这一法案针对性最强的就是中国。这个判断本身也没有太多错,因为确实有这样一个因果关系。

参议员邓森事件就很说明问题,邓森被控接受中国商人捐款,然后替中国说话。如果有了反间谍法,那么任何人或组织作另一个国家利益的代言人,他就要根据这一法律注册在案,表明自己的代理人身份。而掩盖自己的代理人身份,那就将涉嫌间谍和其他犯罪行为。迄今为止,澳大利亚没有相关的法律,即使发现有人掩盖代理人的身份,也没有办法处理。现在制定这个法律就是为了厘清这个关系。

在澳大利亚,似乎有关"中国渗透""中国影响"的讨论特别多。甚至有报道说,一些澳大利亚大学为了避免来自中国的压力,回避在课堂上谈及"西藏","台湾"或"六四"等敏感话题。为什么澳大利亚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局限于澳大利亚,也同样存在于德国,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但是,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但出于商业利益、经贸往来的考虑,这些问题一直没有被拿到桌面上。直到今年,澳大利亚主流媒体披露了一些内幕,引起了社会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和讨论。披露出的内幕越来越多,其中最敏感的当然是政治献金问题。一些中国富商向澳大利亚执政和在野党提供有附加条件的巨额资金,接受资金的政治家往往会发表一些同澳大利亚政府立场不同的言论,这已经引起了澳大利亚情报机构的注意。此外,澳大利亚的地方选举中,一些社团为特定候选人站台,而调查发现这些社团和中国使领馆有密切联系,这岂不就是外国政府在干预澳大利亚的选举吗?

美国指责外国势力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干预美国选情,而在澳大利亚,外国对选举的干涉则更为直接。

另一个问题是,澳大利亚的中文媒体,无论是电视台,电台,纸媒,还是社交媒体,它们基本上都和北京的中央电视台步调一致。它们不像西方媒体那样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基本是一边倒,不允许批评中国政府的声音。华人社团的情况也基本相同。

12月8日,工党参议员邓森因被控“为外国势力服务”引咎辞职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M. Tsikas

有人对特恩布尔政府提出批评说,澳大利亚掀起了一股麦卡锡式的反华浪潮。澳大利亚的华人怎么看待现在这场争论呢?

目前没有看到有代表性的民调,现在表态的都是一些有发声渠道的爱国侨领。很有讽刺意义的是,他们的表态和中国官方和媒体的立场很一致。这恰恰作实了澳大利亚方面的指控,即这些媒体和社团是中共的代理人。

作为观察者,我们可以看到,九十年代以来,中共对年轻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对爱国侨领的工作,使得持民族主义和大中华主义思想的人大有人在。

具体到澳大利亚华人社区,他们既然选择在澳大利亚生活,会不会也渐渐接受西方自由民主平等这些理念呢?

这也正是问题所在,有些华人会很好地融入到当地社会。但大多数的华人因为英语不好,所以他的主要信息来源,还是中文媒体。中国境内很多人都不再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了,但澳大利亚很多华人会收看新闻联播,读《人民日报》,所以很多人的精神生活还是处在中共的宣传范围内。他们不接触西方媒体,所以他们在中国形成的价值观、政治观念以及民族主义思维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这是很令澳大利亚社会担忧的,有些人来到澳大利亚,还是中共灌输的思维模式,还是敌我友的统战思维。任何对中国提出批评的,有不同意见的,都会被看作是反华,是卖国贼和汉奸。事实上,对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批评和"反华"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冯崇义:出生于中国海南,历史学博士,曾任教于中山大学和南开大学。现任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国际研究学院中国学教授、中国南开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