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专访:中国对非援助讲究“接地气”

文山(采访)2015年12月3日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在周五召开。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今后会有哪些新的增长点?目前遇到的一些困难又应该怎样克服?德国之声专访了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问题研究室副主任杨宝荣。

Südsudan Ausländische Arbeiter Chinesen
中石油的中国员工与南苏丹本地员工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Imaginechina/Tong Jiang

德国之声:过去十年间,中非合作增长非常快,中国对非洲的贷款额度已经从2009年的50亿美元提升到2014年的300亿美元。您觉得在本届峰会上,中国是否会再追加新的贷款或投资承诺?

杨宝荣:增长快部分是因为原先基数比较低。相比全球其他地区,非洲吸引外资的力度都是比较弱的,所以规模也比较小。这些年,国际社会对非洲的关注都集中在各种会议、各种承诺上,切实的推进却比较少。近年来,随着中非经贸的整体扩大、非洲投资环境的改善,中国对非洲国家的直接承诺也在增加。而是否能进一步扩大规模,则取决于具体的项目。贷款都是跟着项目走的,所以300亿美元的贷款额度依然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早先,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合作主要是在双边贸易以及一些援助项目领域。随着非洲的发展、市场环境的改善,非洲国家自己也提议了许多项目。我觉得今后中非将加大产业对接的力度。毕竟,相比其他国家,中国所能提供的产业对接更能够适应非洲发展的需要,比如说一些低端的产能。如果产业对接项目能够落地,直接投资的规模也将进一步增加。

德国之声:您是说,下一阶段的合作,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对接将是新的合作增长点?

杨宝荣:对。非洲国家想要提高就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所以吸引对加工制造业的投资是工作重点。

许多中资企业在加纳从事采矿业。图像来源: Imago

德国之声:也就是说,中国正在为非洲进行产业升级。这和中国本身的经济结构转型有着怎样的关系?

杨宝荣: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大规模工业发展,低端劳动力密集型产能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各种问题。中国此时向外转移产能,是全球资本流动、跨国产能转移的新趋势。而且,随着非洲近年来基础设施的改善,许多非洲国家提出了工业化的目标。这也将是非洲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的重要手段。

德国之声:产业转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但是短期内,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正在下滑。这对依赖资源出口贸易的一些非洲国家会有怎样的影响?

杨宝荣:中国的"新常态"意味着粗放型增长阶段告一段落,对原材料的需求确实会下降,这对国际大宗货品的价格近期会造成影响。许多非洲国家的经济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产能转移也确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工业化合作还缺乏比较好的平台。非洲国家工业起点较低,而产业对接则需要很多前提条件。好在中国和非洲都有这方面的需求,相信双方都会在这一合作领域稳步推进。

我认为,中非合作,现在的重点不应该只是中国方面的需求。毕竟非洲大陆本身也有十多亿人口,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必然是拉动投资、拉动原材料需求的强劲增长点。非洲的内生型增长在未来更加重要。因此,非洲的一些国家现在也在调整其经济结构,今后不再只是依托原材料出口。

一汽集团在南非的生产线图像来源: Imago

德国之声:许多国家都在对非洲进行援助,但几十年过去了,非洲国家的发展依然非常落后。中国的对非援助是否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扰?

杨宝荣:中国作为后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早期也是依靠援助起步的。所以如何更好地发挥援助的效能,在这一问题上,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认识是不同的。相比西方的可能还包含价值观输出的援助,中国更讲究援助是否"接地气 ",即更多地考虑受援方的实际需求以及发展能力。而且,进行援助的西方国家,其产业阶段与非洲相差得更大,其技术要求往往与非洲国家的实际状况有些脱节。而中国刚刚完成了工业化的早期阶段,一些低端的生产技术正好切合非洲的产业对接需要,更符合非洲的现状。

德国之声:中国对非援助,往往被非洲当地民众批评,称中国企业总是大量使用中国员工,没有为当地带去足够的工作岗位。中国如何可持续地扩大中非合作?

杨宝荣:我们的调研显示,从中国企业的视角看,如果中国员工和非洲本土员工的效率、素质都相同的话,中国企业肯定不愿意从中国国内带去自己的员工,毕竟差旅费用很高。可是许多非洲国家劳动力的素质、技能、勤奋程度,和中国国内员工还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不少中国企业宁可多支出一些费用,使用中国国内的劳工,以便满足工期、技术等各方面的要求。

而非洲本地劳工,劳动效率、技能比较低;且由于缺乏工业化基础,非洲本地员工在守时、是否愿意加班等方面也往往难以满足中国企业的需求。

当然,我们在中非合作中,也强调非洲的自主发展能力。所以中国现在也非常注重对非洲国家的技术转让,并对非洲本地员工提供大量的技术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为下一阶段的中非产业合作准备好一批合格的产业工人。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