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专访:“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比经济增高一两个百分点更重要”

采访记者:乐然2015年10月30日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重点提出了至2020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等等。如何解读这些目标,本台记者采访了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

China Wirtschaft Fabrikhalle Autoherstellung
图像来源: AFP/AFP/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十三五规划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胡星斗:十三五规划主体内容都在经济领域,比如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建立美丽中国、健康中国,还有在竞争性领域放开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以及到2020年,贫困县全部脱贫,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这些提法都是亮点。

德国之声:中国政府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够达到吗,是以什么作为标准?

胡星斗:全面小康肯定会如期宣布达到。而是不是真的能够达到,我担心地方政府会存在虚报、瞒报、弄虚作假的现象,也就是说会仍有一些贫困县没有脱贫。我想所谓的小康标准就是贫困县脱贫,人们的收入要超过贫困线。目前的贫困线大概是年收入2000,3000元左右。

德国之声:除了年收入外,还有没有其它指标?

胡星斗:其它方面没有硬性指标。当然,从理论上讲应该有其它指标。比如教育的入学率,医疗的普及程度,每万人拥有多少医院。此外,养老、低保的状况都应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的标准。但现在并没有这样的标准,而只是官方宣布的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到时候是否完全没有贫困人口呢?我看也不是,但贫困人口必须要降至1000万以下才能算是脱贫吧。

德国之声:全会要求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这有什么具体内容?

胡星斗:这就是在过去沿海沿江沿线开放的基础上形成经济带,比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这样一个长江经济带,珠江经济带。而京津冀也算一个经济带。

德国之声:全会没有特别提到深化国企改革的问题,您对此怎么看?

胡星斗:国企改革肯定是最艰难的,或者说是争议最大、阻力最大的。这次没有谈到国企改革,那么是否国企就不需要改革呢?我想不是。这次谈到放开竞争性领域的商品价格,而价格放开,实际上就逼迫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否则国有企业无法立足于市场,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能够主体-因为它是政企不分的。这次谈到放开市场价格就包括电力、能源等国企现在垄断的领域。我想,通过价格放开迫使国企进行改革是一种间接、迂回的改革之路。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图像来源: Hu Xingdou

德国之声:那么所谓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是否就是这个意思?

胡星斗:对。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国有企业就要放开,允许民营企业竞争,允许民营企业拥有国营企业股份。这种改革是一种增量的改革,不是让国营企业自身改革,而是从外围逼迫其改革,否则它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垮掉。如果垮掉,民营企业等就可以对其收购,或者国营企业自己改制,改成股份制等等。这样就达到了国营企业改革的目的。

德国之声:"互联网+"的行动有什么具体内容?

胡星斗:"互联网+"在国内比较热门,但具体包括什么还在探讨中。我想主要是互联网怎样和实体经济相结合,与制造业相结合,把制造业推向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目前还只是停留在网络强国这样的大的概念基础上,其中包括所谓的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利用云数据为经济服务等等。总的来说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广泛性、快速性、低成本、扁平化管理来改造工业、农业、服务业。

德国之声:德国方面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德国今后是否还能够继续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受益?

胡星斗:这是肯定的。因为中国肯定还会大量吸收、引进、购买德国优良的制造和优良的技术。如果哪一天中国的工业能够像德国工业那么强大,那么中国经济就真正实现现代化了。目前中国经济主要还是依靠低端制造业,要想发展到高端制造业,主要还是要向德国这样的国家学习。当然中国在金融服务业方面可能要向英国学习。但在制造业方面要向德国学习。中国现在最难的就是制造业的升级。中国的制造业在下滑,产能过剩,原因就是它是低端的,如果能够学习德国,变成高端制造业,就不仅能够满足国内需要,还可以出口。

德国之声:公报中提到到2020年实现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就中国目前的经济来看,向消费型经济转变是否已迈出了较大的步伐?

胡星斗:我认为目前还没有明显改变。所谓传统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消费仍然是最薄弱的。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只有32%-33%,而发达国家都在60%-70%。而现在改变中国的消费水平也不现实。要促进消费首先要增加人民的收入,而人民收入增加却是非常困难。现在贫富差距那么大,农民的收入本来就低,如果诱导他们把那点钱花掉了,那么小孩上学、看病怎么办?所以中国现在并不特别提到怎样将经济转变为消费拉动,而是更多提到要靠创新驱动。

德国之声:中国今年想努力达到7%的增长率,中国经济今后几年的增长可能是什么样的情况?

胡星斗:这次只是谈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我估计3%、4%以上就算是中高速吧。其实不必太考虑到底是6%还是7%的增速,甚至我认为3%至5%也不错。关键是要实现经济结构有所转型,在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方面能有所改善。能做到这些,比经济增速高一两个百分点要强得多。

胡星斗:放开二胎对经济影响不会特别大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M. Ralston

德国之声:全面开放二胎是此次十八大五中全会具有爆炸性的决定。中长期来看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胡星斗:我觉得放开二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不会特别大。有多少人会决定生二孩?我觉得是很少的。因为在城市的抚养成本是非常高的。人们的生活费用很高,住房价格很贵,上大学也很贵。农村地区的人现在也没有很强烈的愿望要生两胎,甚至两胎以上。特别随着中国保障制度的完善-这次五中全会又提出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可能会变得更加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更加不愿去多生小孩。所以这一政策可能不会对中国经济有多大影响。

中国现在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而不是增加人口数量。要大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素质,让人们能够适应高端的工种,而不是存在大量没有经过培训的农民工。要把农民工变成高级技工,必须对他们进行严格培训,提高其素质,对他们的教育、医疗进行大量投资。我觉得未来中国的一个方向主要是人口素质的提高。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