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专访北京林希翎追思会组织者之一王书瑶

2009年10月20日

被称为中国"头号学生右派"的林希翎女士9月19日在法国巴黎去世,享年74岁。法国和美国的海外华人先后在9月底举行了林希翎追思会。10月18日,有近百人在北京冲破当局的重重阻挠和威胁,冒险举行了林希翎追思会。德国之声电话采访了追思会的组织者之一、当年北大"学生右派"之一王书瑶先生。

中国重庆市的文革墓群图像来源: AP

德国之声:请您介绍一下主要是哪些人参加了周日的追思会吗?

王书瑶:除了有些当年的"右派"之外,还有很多年轻人,可以说老少三代的人都有参加。他们大都是平时倾向于民主运动的,倾向于言论自由,对林希翎有所崇敬的一些人。

德国之声:您能介绍一下追思会的前后过程吗?

王书瑶:五七年"反右"时,林希翎当时是人民大学的学生。她是因为发表了所谓的"右派言论"而对打成右派的。她的"右派言论"主要都是在北京大学发表的,一共发表了两次。一次是在学生会组织的辩论会上,那次秩序很乱,她讲话后受到很多左派同学的攻击,而右派同学则支持她。第二次是北大学生会专门请她到北大来演讲。这一次她比较有准备,说话也比较有条理,会场秩序也非常好。这样,我们就认为林希翎是北大"五一九运动"的一个成员。我们纪念"五一九运动"时,都把林希翎作为"五一九运动"中北大学生右派中的一员。她飘零海外二十多年,我们也是很牵挂她的,把她作为"派友"来牵挂她。对于她的逝世,我们是很悲痛的。在她逝世之前病重的时候,我们后来组织的这个治丧委员会的秘书长朱毅先生就一直和她保持密切联系。她在病重的时候,希望听到一些北大右派的声音。9月21日传来她过世的消息。我们匆忙组织起来个筹备组,并发表了通告,一方面宣布林大姐逝世,一方面组织了一个治丧委员会。通告在网上发表之后,受到世界各地华人民主人士的支持。根据他们的意见,我们成立了一个类似刘宾雁去世时追悼会的组织方式的治丧委员会,中国、美国和欧洲各有一位主席来共同组织这个事情。中国这边的主席是谭天荣,他人在青岛,没有参加实际的工作。1957年,毛泽东御笔亲封林希翎和谭天荣是学生右派的代表。治丧委员会朱毅同巴黎方面保持密切的联系,组织了很多人,还组织送了花圈,写上了很多人的名字,其中包括很多当年的北大右派。

北京的实际困难情况就是,人比较多,但是当局又禁止。筹备这个追思会的时候,是由党校的教授杜光,铁流先生以及朱毅和我一起开会研究如何组织活动。因为怕泄密而受到当局的阻止,而且因为发生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了,我们就决定不打电话不发电子邮件,而是靠写信通知或者口耳相传。但是不到四天的功夫,当局就知道了。他们不断地找我们这些人,不让我们参加追思会,弄得很紧张。我和铁流到饭店订饭时都说好了,例如灵堂的布置等,但是离追思会还有两天时情况更加紧张。头天晚上,我们分别被通知不许去,很多人都接到了这样的通知。但是我们想,集会自由是宪法规定的权利,所以我们还是毅然决定都去,不光是我们这些老右派,还有年轻人。追思会进行当中,饭店的管理人员接到上级的通知,一定要把"林希翎大姐追思会"这个横幅摘下来,发生了冲突。最后我们考虑人家也是营业性质的,也要吃饭,我们就在林大姐的遗像和横幅前照了相之后,我们就按照他们的要求把横幅拿下来了。我们还让人给我们录像,但是现场没有电,又不许点蜡烛,全靠窗子里过来的一点光亮,录像效果不好。这也反映了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民主人士和民主运动的处境大概就是半昏半暗的这个状况吧。

德国之声:为什么当局害怕为一个在海外去世的七十多岁的老人举行的追思会?

王书瑶:这个问题我的确是感到莫名其妙。我们没有危害国家安全,没有颠覆政权的意思。我们只是追思一个追求民主、最后流落海外的一个同胞而已,没有颠覆政权的意图,他们草木皆兵,把我们当成敌人,当作毒蛇猛兽。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是这样。

胡锦涛在中国60年大庆的阅兵仪式上图像来源: AP

德国之声:胡锦涛已经是中共第五代领导人,他们身上没有中共"反右"、"文革"甚至"八九民运"的历史负担,他们为什么也没有勇气去纠正明显的历史错误?

王书瑶:我真是不理解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他们向前看是对他们有最大的好处,但是他们就是不肯向前看。一方面搞经济改革,发展资本主义,把外国资本家请来了,中国资本家也成长了,但他们在政治上还是强调毛泽东思想,我真的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想。

德国之声:中国刚举行完60年国庆,但在对共和国历史的反思中对"反右"、"文革"和"八九民运"这样的重大历史灾难性错误刻意回避,您认为中国什么时候能够开始真正重写真实的历史?

王书瑶:其实我既是悲观又感到悲哀,但又有乐观。一方面中国民间的要求民主的力量日益壮大。这次会冲破种种阻力,我们把它开成了,这是我们渴望民主,不希望继续受欺压,要像人一样生活的一种表示。他们的枪杆子还是很强硬的。他们有很多很多的行政力量和武装力量来对我我们这些脆弱的思想解放的要求。至于究竟今后怎么样能行,什么时候才能行,我自己既有希望又没有信心,是很矛盾的。但是我相信中国有一天一定会走向光明,一定会清算历史,一定会记住历史的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德国之声:北京追思会已经过去两天了,您作为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有没有受到后续的压力?

王书瑶:没有,一点儿都没有。我去的时候他们对我很客气。居民委员会的书记兼主任找我谈,最后两次是电话里劝我不要去。对我相当客气。国庆节的时候他们还送来礼品,说我配合了他们的工作,其实那时我正在组织筹备追思会呢。追思会结束到现在他们没有找我谈话。我对他们说的很清楚,我们的活动是完全正常的,是符合宪法的,禁止我们集会才是违反宪法的。我倒是希望和他们的最高领导对话,把我们的目的都说清楚,让他们看看我们是不是有违反宪法和法律的地方,但是他们不露面呢。

采访记者:潇阳

责编:乐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