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改变中国都市面貌的德国著名建筑师格尔康
2007年2月4日迈因哈德-冯-格尔康出生于一个德裔拉托维亚家庭。父亲在二战中阵亡,母亲在逃出波兹南后不久去世。作为养子的格尔康在汉堡长大。1964年,格尔康毕业于不伦瑞克技术学校的建筑专业,获得学士文凭,第二年便与至今的合作伙伴-国民经济学家马尔格一道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这家位于汉堡的德国最大规模之一的建筑师事务所目前拥有员工380人。1974年,格尔康获得不伦瑞克技术学校建筑学教授头衔,直到2002年担任该大学建筑学和设计学系系主任。柏林的特格尔(Tegel)机场、该城新的火车站等都出自格尔康的手笔。1997年,格尔康受德国政府委托,为北京的德国学校设计图纸,从那儿以后,格尔康建筑师事务所参加了中国2百多项竞标活动,中标50多项,比如上海芦潮港城城市规划等。
德国之声:格尔康先生,作为欧洲最大、最现代化的铁路交通枢纽的柏林火车站被称为建筑史上的杰作,该建筑体现了您对国际性大都市火车站重要性的理解,您曾表示,宽敞、明亮是当今都市居民追究的最大奢侈。但每逢艳阳天,车站里就很难有找到阴凉处,室外强烈的光线非常刺眼,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您在设计时考虑到世界性气候变暖、德国夏季高温天增多的因素了吗?
格尔康:当然了。但我们希望,光线能够从房顶直接照射到最底层。因为一般来说,欧洲车站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昏暗和不整洁,所以有些人往往将这样的车站比作“红灯区”。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建造一个宽敞、明亮的现代化的火车站。车站内的温度绝不会高于室外气温。让光线照射到每一个角落是我们的设计用意所在。我无法想象,在偌大的车站内竟然找不到一个阴凉处。
德国之声:耗资超过10亿欧元的柏林火车站于去年足球世界杯前投入使用,也由此引发了一场司法纠纷。因为德国铁路公司未经您的同意擅自修改了您的设计图纸。不久前,柏林地方法院宣判,德国铁路公司必须修改火车站的部分建筑,这也被不少媒体称为德国建筑设计师的胜利,您认为,出现这一事件本身是否反应出德国的相关法律条文不够完善呢?
格尔康:柏林新的火车站在两个地方不符合我们原来的设计图纸。一是火车站的巨型玻璃屋顶,经我们的同意缩短了130米;另外就是底层的穹顶被擅自改成了平顶,这点未经我们的同意。德国铁路公司提出的理由是为了节省开支,但是他们根本就没有节省一分钱。德国铁路公司的做法很不友好,侵犯了建筑师的知识产权,这是我开业40年来首次对业主提出起诉。
德国之声:但也有不少德国居民对柏林火车站感到满意,也喜欢它不夸张、普通平常的外观。而且对车站进行修改势必会会再次破费,您认为有这个必要吗?
格尔康:擅自改动建筑师的图纸,是对业主与建筑师间的合同和建筑师知识产权的严重侵犯。我们认为,对火车站底层的平顶进行修改不会耗资过大,施工期也不会很长。
德国之声:说到施工期,我顺带提一个问题,德国某些建筑工地的施工时间的确很长,其中部分甚至对当地的正常交通造成严重影响,这在中国简直难以想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德国建筑工人的施工速度慢,还是官僚主义障碍过多有关?
格尔康: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也有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投资方的错误估算,由于资金不够所以无法继续施工。另外,有的施工单位尚未获得施工许可就匆忙开工,所以遭到有关当局的阻止。也有的建筑公司因宣布破产,只好停工。在过去的几年里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因为德国的建筑业持续低迷。
中国人施工速度快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这一点我也身有体会。中国的建筑公司员工多,参加施工的工人也很多,他们往往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连续作业。但令我难以想象的是,数千工人在哪里上厕所,去哪里吃饭呢?
德国之声:大家都知道,您在德国的不少项目的业主是德国联邦政府。德国许多大型项目均出自您的手笔:比如汉堡、斯图加特机场、莱比锡博览会会址、柏林奥林匹克运动场的扩建等。您何以还要参加中国建筑项目的竞标?
格尔康:竞标中国的建筑项目完全是出于偶然。1997年,我们受德国联邦政府的委托,为北京的德国学校设计图纸。我们的图纸在竞标中胜出。在很短的时间里,与中国建筑工人一道完成了德国学校的建造。之后,我们接受中方邀请在一个著名的博物馆举办展览,介绍我们的项目。我还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采访在数周内被多次转播,于是我就在中国出了名,目前我们在北京和上海已设立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
德国之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在大多数西方国家批评中国高层建筑的同时,以全球第一高楼日本开发商森稔为代表的一派却坚持,亚洲城市建设应走高层路线。他们认为,鉴于历史、文化和人口密度等因素,欧洲型的以中低建筑为主的城市结构是否适合亚洲现代化大都市值得深究。您个人的意见呢?
格尔康:纵观亚洲,尤其是中国数百年来的城市建筑史,除了高层宫殿之外,那里大多是低矮的胡同平房建筑。高层建筑对他们来说是一场建筑史上的革命。我认为,现在,中国的摩天大楼已多于美国和世界其它地区。中国现代化的大城市如果没有摩天大楼简直无法想象,它体现了中国的进步,经济实力和拥有美好未来的信心。但高层建筑并不意味着更高的居住密度。事实证明,10层,15层高的楼房的居住密度与摩天大楼是一样的。中国人之所以偏爱摩天大楼,我认为是为了满足某种心理需求,中国业主往往将高楼大厦视为自己的荣耀,视为自己富有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所以高楼大厦越建越多。我们在大连就建有三座高达370米的高楼,其实我们从来也没有建过这么高的楼房。
德国之声:作为资深建筑师和城市规划人,您如何看待中国的这一发展趋势?
格尔康:我并不反对在中国建高楼,但我对中国的城市化质量查极为不满。比如街道越来越宽,影响了街道两旁居民的交流,也影响了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居民间一定要有交流的机会和场所。我们在临港开发区的设计和建设中就力求避免这样的错误。我们在临港只规划了两座高楼,其余的建筑都低矮得多。
德国之声:21世纪是一个属于城市国家的时代,建设具有优越功能和良好环境的城市结构至关重要,您认为,象北京和上海这样大城市的结构缺陷在哪里呢?
格尔康:摩天大楼并不意味着扩大居民的居住面积。因为楼越高,高楼间的空地也就越大,这些空地均无法有效地利用,只能用来停车或建马路等。所以紧凑的楼房结构是更好的方案。也就是说每平房公里的居民人数不直接取决于楼房的高度。另外坦爽地说,我尽管已去过50次北京,但我只对北京的东北部有初步的印象,我对北京的南部和西部一无所知。我对上海的了解多于北京,我虽然去了不少地方,但我仍然难以辨别方向。
总之,无论北京还是上海的城市结构都已定型,难以做出本质性的改变。为了解决交通堵塞的问题,建立交桥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以伦敦和巴黎为例,那里没有一座立交桥,开车进城要花很多时间。有一次,我在伦敦要办一件事情。我问出租汽车司机,开车去办事地点需要多长时间,司机说,两个小时。但他告诉我,如果乘地铁只需要20分钟,步行10分钟就到。
临港的城市规划是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的典范之作。城中心有一个湖,湖上只准行船,临港城的设计是环形的,外围是行车道,城中购物区的行车量受到严格限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交通拥挤的棘手难题。
我认为,解决北京和上海等中国大城市交通拥挤的最佳办法是呼吁那里的居民减少开车次数。纽约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那里很难找到停车位置,租一个停车场的花费相当于租一套公寓。所以那里的居民已习惯乘出租车。我女儿在纽约生活了十多年,一向骑自行车外出。当然,对中国大城市来说,最重要的是建设完善的短途交通网络。
德国之声:与德国的许多建筑相比,中国新建住房或办公楼很容易在短期内变得陈旧。这是什么原因呢?
格尔康:以我个人的经验,有些中国投资方不注重建房质量。经常使用低廉建筑材料,建房时许多技术上的细节都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他们过于短视,也过于急功近利。
德国之声: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国际建筑师纷纷登陆中国的建筑市场,但由他们设计的建筑比如北京国家大剧院等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于是有人主张更多采用中国自己的建筑师,强调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要更具中国味儿,您认为,中国的建筑师具备挑战西方建筑师的实力吗?
格尔康:当我8、9年前首次去中国时,看到的大多是模仿美国玻璃式建筑,外加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产物。比如玻璃材料的建筑上建有一个中国的宝塔尖顶等。现在再去那里,已能看到越来越多比较具有实力,不受时代限制的建筑了。我认为,我们也为中国新的建筑风格的成熟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努力。我们的建筑都不受流行趋势的影响,注重利用现有的材料,条件和技术,解决现存问题,比如中国的能源短缺问题等,我们在此基础上绘制的设计方案,以我个人的观点是中国味儿的,但是这种中国建筑特点是全新的一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建筑学教育过于注重模仿,在根据各种不同问题,提出合理设计规划方面缺少独创性。我认为,就现有的总体水平而言,中国与西方建筑师间尚存有一定的差距。
德国之声:您何时将再次飞往中国?中国最吸引您的是什么呢?
格尔康:2月7日,我将再次飞往北京、上海和广州。最令我高兴的是,中方业主和合作伙伴很乐于接受我们的建议,为我们提供了发挥个人潜力的理想空间。我们的合作非常友好,亲密,大家经常在一起聚餐,畅谈除工作之外的私事。尽管这有时对我来说时间过长,谈论的话题也过多了点,但我还是很高兴的。因为在德国,凡是与工作有关的问题,大家都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几乎不存在个人交情。总的来说,与中方的合作是在更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如果说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中方总要求我们很快绘制出设计图纸,恨不得在两天之内完成一家歌剧院的设计,而且他们的主意也常常朝令夕改。好在有了因特网,即便在德国,我们也能与中方合作伙伴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