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文晏:应该有更多的女导演来拍女孩的故事
2025年2月21日
2014年您首次以制片人身份参加柏林电影节,2019年担任评委,这次来有何不同感受?
其实因为每一次都很忙,所有也没有时间特别的去逛这个城市,只是星星点点的去过几个地方,这次我觉得特别不同的是,连日的下大雪,我从来没有在柏林见到过下雪,整个城市白雪皑皑的,跟以前感觉很不一样。
能分享一下您担任柏林电影节评审的经历和感受吗?
大家反正都直言不讳的讲自己对电影的看法,对电影的理解,我们沟通起来都很顺畅。当你真的站到这个位置,你不会说看别的,你只会去关注一个电影是不是真的好,真的优秀,它哪方面优秀,它和其他的竞赛片相比是怎么样,因为整个评审机制是非常公正的,而且不是一个人说的算,是所有的人的意见的一个综合的呈现,所以我觉得无非就是大家去努力的表达自己,你如果你真的喜欢,自然会为自己喜欢的电影去争取,不喜欢那也不可能违心的争取,所以我觉得会是遵循一种很公正的,专业的一种态度。
面对众多优秀影片,若意见分歧,评审团如何决策?
这得看这届的主席是怎么去定的,因为有的时候会是全票通过,比如所有人都认为这一部影片应该是这个,但有的时候也许会有意见分歧,那也许有的主席会说,那我们少数服从多数,或者有其他的主席会采取别的方式做最终决定。
自《白日焰火》获奖已逾十年,中国电影环境与市场经历了哪些变化?疫情又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冲击?
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好像 才刚刚起步没多久,那个时候整个的票房跟现在可能都不能比,所以变化肯定是巨大的。因为疫情大家在家里呆了三年,当然很多人的观影习惯也会发生变化,什么东西收都在手机上看,所以他现在可能会觉得说我什么东西能在手机上看就好了,更方便更舒适。所以把观众再要叫到影院去,你确实需要特别好的内容,这可能是给我们电影人的一个挑战,我们要继续拍更好看的电影。
AI技术在电影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您认为这将如何影响电影的未来?
我觉得我们谁也没法办法预料10年以后大家是什么样去观影,也许那个时候你可以在脑子里就放电影了。确实很难预测,但是我觉得好的故事总是永远会长存,大家都想听好的故事。
当今现在电影业和其他媒体都希望能吸引女性群体,尤其是年轻女性,她怎么看?如何才能打动她们?
我觉得就是讲她们的故事吧,讲年轻人,讲真正发自内心的故事,我觉得她们如果有所感触,她们就会喜欢这样的电影。
您的影片观众群体中,男女比例如何?
肯定是女性群体观众多,因为毕竟讲女孩的故事,我觉得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女导演来拍女孩的故事。
女性导演在电影行业仍是少数,您认为她们是否依然面临刻板印象或隐形壁垒?
我觉得大家还是会对女导演有些刻板印象也好,或者认为女导演就该拍怎样的电影,其实不应该有这样的限制,如果我们对男导演没有这样的预设,对女导演也不应该有这样的预设。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华语电影进入海外影院,涵盖多种类型,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以前我知道西方观众可能不喜欢看字幕啊,所以对海外的电影需求非常小,但可能恰恰是因为这些媒体上发生的这些变化, 大家习惯看外语片了, 习惯看字幕了,所以现在很多人反而愿意看外国的电影。
我记得以前去一个小的电影节的时候,我就会听到当地人,因为他们看的中国电影非常少,因为他们印象中武侠片才是中国电影,但我觉得这个这个印象在一点点被打破。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导。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