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汉堡亚欧外长会议象征意义重大
2007年5月27日德国之声:亚欧会议(ASEM)外长非正式会晤将于5月28日至29日在 汉堡举行。届时40多位外长参加,500多名记者将云集那里。这两天,汉堡将是世界政治的中心。对普通人来说,人们对这样的政治大事件应抱何种期待?
阿尔吉里:这的确是一次大型政治事件。它将是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期间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活动。16个亚洲国家的代表团、27个欧盟成员国代表团、东盟秘书处、欧盟委员会都将到会,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官员索拉纳也第一次参加亚欧会议。这说明,不论亚洲还是欧洲,双边关系被高度重视。象征意义上看,这次聚会意义重大。但从内容看,人们不应期待这次会议能引发新的创意。这是一次例行会议,当然这次会议规模空前,亚洲方面的成员有了扩展,比如印度、蒙古等国家首次参加这样的聚会。欧盟也同样如此。除了一些人们熟悉的问题外,具有现实意义的气候、能源以及就业问题也会在会晤期间提出来。
德国之声:亚欧会议创建于1996年。历史上,作为政治性机构的亚欧会议发挥过影响吗?着眼于今后,这个组织能够起到比现在更大的作用吗?
阿尔吉里:1996年亚欧会议是应亚洲方面的提议而创建的,欧洲人当然很愿意接受了这一建议。此后,人们可以看到亚欧会议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创立之初,人们对洲际间的对话赋予很大热情,认为这种对话会越来越重要,但到了90年代,便有了“亚洲疲倦”的说法。当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对话的热情减退,许多国家被国内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许多人已经预言,亚欧会议已寿终正寝。然而,到了本世纪初,又出现了一个新阶段,2001年恐怖主义袭击美国给亚欧会议带来转机。这时,国际间旨在同恐怖主义作斗争的合作和对话凸显了它的重要性。对话的内容也发生转移,从以前局限于单纯的文化与经济领域的对话,转向越来越多地进行安全政策方面的合作。换句话,亚欧会议在危机之后又逐渐开始扩大影响。今后,作为探讨安全政策和能源政策的论坛,它会有一定作用。但它的影响也不可夸张。从开始时,亚欧会议就是一个非正式的聚会,这一“非正式性”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会议不会产生对各方有约束力的决议。亚欧会议对双方来说最大意义在于,会面与建立相互间的信任关系。
德国之声:也就是说,亚欧会议不会产生具体结果?
阿尔吉里:这是一次例行会议,这回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规模,但不要希望那里探讨的问题会产生结果。另一个不要对本次亚欧会议报过高希望的理由是,46方代表参加会议,46种不同意见,这也是不可能产生具体结果的理由。
德国之声:亚欧会议召开前,人们就观察到,汉堡有人烧汽车,警方处于戒备状态,聚会时将出动2500名警察保障治安。德国联邦内政部长朔伊布勒说,亚欧外长会议是8国峰会的总排演,因为可能会有10 000 名反全球化人士赶到汉堡,参加示威,这说明,这次会议还是有一定政治爆炸力的?
阿尔吉里:亚欧会议期间会有反全球化示威,并不能引申出会议本身所具有的爆炸性。示威者也不是批评会议本身。在示威者看来,这里正在谈论亚欧两个大洲怎样构建未来,怎样规划未来的国际关系,他们不过利用这类事件表达他们的抗议情绪,这样的做法今后还会见到,甚至成为一种惯性。因此,抗议行为并不是会议重要性的体现。
德国之声:作为政治学者,你理解反全球化的抗议行动吗?
阿尔吉里: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理解抗议,抗议者认为,全球化需要导向和控制,全球化的确产生了负面效果,因此,应该产生有效机制以避免比如贫富悬殊现象的扩大。但另一方面,盲目批评全球化却是不可取的,如果仅仅为了发泄对政治的不满,那我不理解他们的做法。
德国之声:德国作为东道国,应该履行哪些义务,以扮演好东道国的角色?
阿尔吉里:德国是欧盟国家中最早开始支持亚洲政策的国家。德国前外长根舍积极主张展开跨洲对话,当时的对象还是东盟组织。到了90年代,德国支持在欧洲层面创建亚洲战略。就在德国推出“德国对亚洲政策”后不久,1994年,欧盟委员会出台了第一部“对亚洲战略”。
这份文件明确规定了德国的亚洲政策只能在欧盟政策的框架中得到落实。因此,在本次的亚欧会议举办期间,德国扮演的角色也将是这一方针的继续,也是过去二、三十年的一贯重视亚洲政策的继续。欧洲希望亚洲稳定发展,在这次会议的框架内,对组织会议技术上担负起全面责任,内容上不至于因为参加会议人数众多而流于内容空泛,至少在闭幕声明里有几点为今后工作指明方向。
德国之声:中国新外长杨洁篪将首次以外长身份参加亚欧会议。他会成为外界格外关注的人物吗?
阿尔吉里:我想,会议不会突出个别外长的地位。当然,作为中国的外长,一个亚洲强国的外长,不论身处何地,都会受到特别的瞩目。在亚欧外长会议框架下,所有国家的外长都会受到同等对待。自然,大家都会把眼光投向中国,关注中国的经济怎样发展,中国对邻国的关系怎样发展,从这层意义上看,他会受到很多关注。但更重要的是,亚欧会议是帮助中国同世界接轨的论坛,这对欧盟、对德国都很重要,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地纳入中国,而这只能通过象亚欧会议这样的国际性论坛才能实现。
采访人物简介:
阿尔吉里博士是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并执教于慕尼黑大学,他同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就欧中、欧亚课题曾发表过许多论著。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