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世界公众注视力拓案审理

2010年3月22日

周一,在中国经商的外国人都高度关注上海市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起诉对象是澳大利亚力拓矿山公司驻中国代表胡士泰及其三名工作人员,他们被指控犯有收取贿赂和打探中国矿石收购价格底线、窃取中国工业机密等罪行。奥地利《新闻报》认为,中国想通过此案把自己刻画为"西方公司集团间谍行为"的受害者:

力拓在上海办公室图像来源: AP

九个月前,逮捕这位澳大利亚公民一事在国际上引发了愤怒的浪潮。人们猜测,逮捕并非出自司法、而是出自经济原因。此事发生前不久,全球第二大矿石生产厂家力拓公司打破了中国国有企业中铝集团长期以来准备提高在力拓公司所占股份的计划。

如果允许的话,世界公众一定会仔细注视这次法庭的审理过程。但是,对刺探经济情报的案情审理秘密举行,周三将宣布判决。到那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北京伸进法庭的强有力的手臂到底有多长。中国的法官直言不率地承认,他们必须对政府的呼声做出回应。

所以,这次审理也成了外国投资者衡量在中国是否安全的标尺,它正好发生在互联网公司谷歌可能正式撤出中国这个十多亿人口市场的时刻。中国缺乏法制安全,但投资者迄今没有望而却步,去年一年就有663亿欧元流入人民共和国。"

《法兰克福汇报》认为,上海法院的审理不仅涉及四名力拓公司人员,也关系到原料供应国与中国的关系。该报引用业内人士的话说,胡士泰等人成了中国手中的"抵押品":

"人所共知,中国的法官没有独立性。除了他们做出的判决以外,也许每一位商务人员都能以类似的罪名受到惩罚。在中国,不行贿实际上寸步难行。现在,这种行贿以更巧妙的方式暗中进行,例如请客吃饭、邀请前往欧洲旅行或为相关人的子女提供工作岗位等等。但力拓一案据说正好相反,据起诉书所说,力拓公司的代表收取了一些钢铁公司的'高额金钱贿赂'。作为回报,他们答应提供矿石。这些钢铁公司通常都是中国的国有公司集团。

这一案件早已成了政治事件,因为一年来,中国一直以强力的姿态试图在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进行并购。对于向中国出售自己的宝藏,澳大利亚人的反对情绪不断增长。在胡士泰及其工作人员被捕前不久,中国国有的中铝公司试图通过注资195亿美元提高自己在力拓公司的股份。

这样混合交融的形势很危险。中铝是力拓公司的重要客户,如果今后成为股东,就可以确定矿石价格。所以,尽管这家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公司负债累累,它对中铝的投资计划热情有限并加速寻找新的投资者,就不足为奇了。"

摘译:王羊
责编:石涛

本文摘自或节译自其它媒体
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