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世界文学是译者的创造”

2002年12月13日

明年一月,位于德国下莱茵地区施特拉伦的欧洲翻译学院将迎来其建立25周年的纪念日。德国之声记者不久前采访了这一学院。

书籍传播知识,而翻译是引你领略世界知识宝库的眼睛。图像来源: Bilderbox

对专业翻译来说,位于下莱茵地区施特拉伦的欧洲翻译学院不啻是个天堂。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翻译专业图书馆,藏书达11万余册,涵盖世界上275种语言和方言。受邀请来到这里研修的翻译可以尽情地在书海中倘佯,还可以向来自不同国家的同行们请教。学院的校舍由五座古老的木框架结构房屋组成,向应邀来进修的翻译提供20套公寓,配备有电脑和免费上网设备。这里整年为来自全世界的学员举办各种翻译研讨班。在翻译领域,这所学院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力“数据库”。

晚上,学员们就在公共厨房的大餐桌旁讨论跨语言译介中的种种微妙之出和危险的“陷井”,常常直至深夜。外国翻译遇到翻译歌德、穆齐尔或格拉斯的作品中的难点,德国同行可以提供帮助。谈到托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或埃罗菲耶夫作品的翻译,俄罗斯客人则总能提出好建议。来自莫斯科的米哈伊.鲁德尼茨基说: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原作是一座美丽的房子,而翻译就好比要在另一个国家重新建造这座房子。要知道,这个国家根本就没有相同的建筑材料,砖瓦不一样,建筑传统不同,甚至连周围的自然景观也相差甚远。我们翻译试图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

鲁德尼茨基目前是学院的“轮职翻译”,这个头衔相当于学院的学术领导,指导和照顾来访的翻译,负责对外联络并在德国各地作报告。“轮职翻译”通过在学校、大学和各类文学协会作报告,向听众介绍翻译艺术的艰辛,这也许能唤起人们对这一职业的一些好感,因为目前翻译工作不受重视,报酬偏低,全世界都如此。读者往往在读到糟糕的译文时,才意识到翻译工作的存在。这是不公平的,鲁德尼茨基代表他的同行说:

“其实,一个翻译的工作同一个作家的工作只有一点区别:翻译不能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其余的事情,有时翻译干得比原文作家还出色。”

2003年1月,来自保加利亚的柳波米尔.伊利夫将接替鲁德尼茨基担任“轮职翻译”,他是浮士德翻译专家。伊利夫几乎已经成为学院固定的组成部分了,从1987年开始,他已经在施特拉伦把数十部德语作品翻成保加利亚文。

他说:“翻译是语言之间的桥梁。普希金曾把他们称作“文化的驿使”。对翻译工作的最高评价大概出自1998年诺贝尔文学将得主荷塞.萨拉马戈,他说:“作家们创作各自的民族文学,而世界文学则是翻译们的创造。”

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曾在纪念欧洲翻译学院成立24周年的活动上发表讲话。伊利夫希望这能唤起人们对责任重大却默默无闻的翻译工作的道义支持。为翻译工作争取应有的重视和声誉也是学院的主要任务之一。欧洲翻译学院主要由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提供资金,也接受欧盟和不同基金会的资助。学院最重要的贡献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伊利夫说:

“大家都知道圣经中巴比伦塔的故事,由于人们使用不同语言,无法沟通,使得通天塔无法建成。我们学院的工作正好与之相反,这里汇聚了不同的语言,为的是更好地沟通了解。”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