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两会前瞻:只谈“行政改革”,模糊“政治改革”

潇阳2008年2月29日

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将从下周一起拉开帷幕。由于本届“两会”是中共十七大后的首次会期,它将是将十七大战略思想落实为行动布局和为此部署和调整政府人事安排的重要务实会议。与料无悬念的人事安排同样引起外界关注的,是中共如何进行所谓的“大部门体制”行政方面的改革。

今年两会看什么?图像来源: AP

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以3000多字的公报为今年两会前瞻性地给予了定调。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两份重要文件,全会公报还表示到2020年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作为"总目标"。由于为政治或者是行政方面的改革制定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对于中共来说并不常见,这使得国外一些中国问题观察家猜测2020年将是中共进行"真正的"政治改革的关键一年。


自胡锦涛执掌中共最高权力以来,每逢中共代表大会或"两会"这样的重量级会议,中国以外的媒体除了热衷于猜测中共人事上的更迭,就是于中国领导人讲话和官方媒体的报道中的字里行间寻找是否有政治改革大手笔的迹象。


海外媒体对本届两会的人事猜测有两个,那便是习近平出任国家第一副主席和李克强出任第一副总理。这两位十七大上进入中共权力核心的政治新秀被认为都有可能是胡锦涛的接班人,如果本届两会上上述猜测人事得以证实,那么习近平"王储"身份就更加彰显。不过,在最高权力更迭富有宫廷政治色彩的中国,"王储"最终当不上国王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十七届二中全会公报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大部门体制"改革的说法。按照海外媒体的分析,大部门体制改革极有可能以出现两个"超级大部"的形式在两会上迈出第一大步,即现有的国家发改委、国资委、水利部、电监委、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国家电网组成"能源部",现有的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邮政及航运等主管部门组成"运输部"。也有人认为国家环保局、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可能组成"环境建设部"。


胡锦涛主政后在政治改革上的表现特点是在务虚的讨论上尺度大胆放宽,而在务实的操作上极为低调和谨慎,始终不愿突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底线,在不否认"民主是个好东西"的同时,只肯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与西方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同时又因其字面上的接近和内容上的重民主元素而羞羞答答地露出一些二者在意识形态上的某种暧昧关系。为本届两会定调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公报对政治改革是这样表述的:"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这就说明了,中共对政治改革的理解不是对不良政治体制的改革,而是在自我肯定的基础上的自我完善,也就是说"好上加好",其目的也不是革除一党专制带来的弊端。


可以预见,同十七大一样,本届两会不会出现真正的、国外媒体理解与期待的那种政治改革,而只会是按照"胡温新政"的一贯风格,只谈"行政管理机制的改革和机构改革",用"行政改革"来模糊"政治改革"的内涵,用更关注民生与民权的"良政追求"来取代以自由民主政治为导向的、具有范式革命意义的政治改革。


本届两会,平抑不断上涨的物价和减缓通货膨胀压力将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这也是目前中国最关系到社会民生的问题。产品和食品安全不单是一个事关中国小康社会的品质的问题,也是是一个关系到中国能否拥有一个支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国际大环境的问题,两会也将在这方面有所关注。


刚刚过去的南方雪灾上了惨痛的一课,可以预料,两会会继续"热炒"抗灾的胜利,并将其归功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为中共的执政合法性添加一笔辉煌的佐证。不过雪灾也给中国人带来的警示,那就是环境保护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另外,确保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特别是政治上的成功也将会是两会的一个焦点话题。能够成为两会关注焦点问题的还将有3月22日举行的台湾总统大选对台海局势可能造成的影响。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