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共党代会出现了小小的走向民主的新迹象”

采访记者:祝红2007年10月30日

本月26日至28日德国社民党在汉堡召开党代会,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特派代表团观摩并同德国政治学教授托马斯•迈尔(Thomas Meyer)进行了交流。德国之声记者就此访问了迈尔教授。

中共政治局新常委图像来源: AP

德国之声:上周日,您同中联部官员有关社民党党代会议题进行了交谈。请问,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迈尔教授:中国人最感兴趣的问题是,在德国总理默克尔于总理府会见达赖喇嘛之后,德国政府领导人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以期改善德国与中国间的关系,中方代表就这个问题与德国外长举行了会谈。另外,他们也对此次社会党党代会的主要纲领很感兴趣,比如有哪些合作的可能性,社民党纲领中的哪些内容适用于中国等等。

德国之声:您能否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迈尔教授:我们为他们详细介绍了纲领的具体内容,比如气候变化对各国造成的危险,阻止世界气候变暖需要各国联手合作,协调彼此间的政策,也就是说通过产品和相关生产技术的经济化,减轻气候变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为此,工业发达国家必须帮助发展中国家,使他们的生产部门和技术结构更有利于环保。中国官员对此极感兴趣。寻找共同的合作领域也是中方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另外,国际间的合作、对国际市场的共同监控、尤其是资金流通等议题是中方代表尤为关心的内容,也就是说,如何通过国际间的合作,更好地对金融市场进行更为理想地监督。

德国之声:在交谈中,有没有什么议题超出了您的想象,或者说令您感到吃惊?

迈尔教授:没有。不过,他们问我们,我们如何评价中国刚刚结束的党代会,我们是否从这次党代会中看到了新的发展态势。我们当然就此议题展开了讨论。

德国之声:您的回答是什么呢?

迈尔教授:我的回答是,中国党代会出现了小小的走向民主的新迹象,比如中央委员会委员的差额选举比率为8,3%就是一个例证。我认为,中国领导人一定会更加认真地考虑如何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的。

德国之声:中联部的官员是否也谈到了对此次社民党党代会的总体印象呢?

迈尔教授:他们向我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很想了解党代会的进展情况。我的印象是,他们的感觉不错,对党代会的进展境况很有好感。他们知道,本届党代会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它不仅关系到德国的国际合作,比如促进与中国的发展与合作等,也关系到德国的内政发展。他们对此很感兴趣,并对此次党代会给予积极的评价。

德国之声:您在党代会前接受本台中文网记者采访时曾明确指出,社民党目前深陷困境之中,受到左派党和基民盟的左右夹击。尽管此次党代会制定了新的纲领文件,但社民党表示坚持走民主社会主义的路线。请问,在德国向左倾斜,各党派纷纷将自己塑造为更好的社会福利政治家的的今天,社民党还有自己的独特品牌吗?

迈尔教授:社民党的品牌是坚持社会民主路线。这就是说,兼顾社会福利政策的市场经济、全方位的社会福利国家、为所有国民和各类重要的生活风险承担责任、按照社会福利和经济基本原则为每位公民提供发展机遇与可能性,保障他们的公民权,这就是社民党所提倡的社民民主路线。不同以往的是只是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进行了象征性的改变。但内容不变,而且还被重点强调了。在相关议题上向左倾斜的说法不过是媒体的炒作而已。

德国之声:社民党强调保护弱小群体、坚持自己的传统等理念。您认为,这种说法是否与中国领导人提倡的建立和谐社会有某种程度的内在联系呢?

迈尔教授:社民民主意味着;所有公民是社会的一员。我认为,这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一致的。此外,对正义、业绩、酬劳等的理解也很相似。但两者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在社会民主理念中,公民在各个层面上的民主自觉和参与决策权扮演着关键角色,而中国的社会和谐理念则要让位于爱国主义和国家至上的原则。

图像来源: privat

托马斯·迈尔教授任教于多特蒙德大学政治系并担任德国社民党基本价值委员会副主席以及该党理论文化月刊“新社会”(Neue Gesellschaft)主编。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